如何解决我国社保替代率,什么叫社保替代率
1. 什么叫社保替代率
我国社保养老金的替代率是多少
所谓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社保专家表示,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目前社保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0%左右,而企业年金大多公众基本很难享受,而老年生活的保障,个人自筹养老金也就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路。
常用的替代率口径有四种:
一、是制度设计的目标替代率,指连续参保缴费的代表性个体职工退休时养老金相对于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其中代表性个体职工是指,在劳动年龄阶段就业、连续参保缴费,工资与同期职工平均工资一致的职工。目标替代率反映制度设计,特别是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目标保障水平。目前,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目标替代率约为59.2%,是指以职工平均工资连续缴费3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60岁退休时养老金约为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59.2%。
二、是当年新增退休人员本人养老金实际替代率,指当年新增退休人员本人养老金与本人退休前一年工资的比例。它衡量个体退休前后收入差异。职工退休前一年工资如果是3000元,退休当年养老金领到1500元,其替代率就是50%。
三、是全部新增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替代率,指当年全部新增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它衡量当年新增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收入差异,反映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实际保障水平。由于人员结构原因,譬如一些人缴够15年就不再缴费,一些人缴费时未按实际工资水平为基数缴纳,缴费工资基数较低,这一比率低于59.2%的目标替代率。
四、是全部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替代率,指当年全部退休人员养老金与工资的比例,它衡量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收入水平总体差异。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一大区别就是,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不断调整养老金水平。迄今为止,我国已连续10年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养老金由2000年的544元增加到2013年的1869元,13年增长了2.43倍。目前,人均养老金占上年城镇企业参保人员平均缴费工资65%。
2. 社保基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越高,意味着养老金越高,养老保障自然也就更充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若替代率低于这个数据,那么退休后生活水平将显著下降;如果达到70%,即可维持与退休前基本接近的生活水平。
3. 什么是养老保险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以向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目的的制度。因此,这个制度设计的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60%左右
4. 社会替代率是什么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企业人员缴费满35年的,退休后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9.2%。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工作35年后,退休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百分之90。
5. 职工社保替代率39是怎么来的
40年工龄的退休工资,是与工龄,退体年龄,计算社保缴费的当地平均工资,社保缴费年限,社保缴费金额,及工龄中的视同缴费等相关。各地经济状况不同,平均工资也不同。平均工资是计算社保缴费,也就是具体缴纳多少社保。及补偿的关键点。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2、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6. 为什么社保替代率越来越低
看完这个,你就会明白。
统筹养老金就是下面的基本养老金。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是指参保人员符合条件办理退休后,月基本养老金占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替代率的高低决定退休月养老金的水平,替代率高其退休月养老金高,替代率低其退休月养老金低。国发〔2005〕38号文养老金计办法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按59.2%设定,平均缴费年限按35年计算。针对参保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到底有哪些好处,能得到多少实惠,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与月基本养老金有何关联?这里,我们对参保人员从2007年1月开始按不同缴费基数分别缴纳若干年养老保险费后,按“新人”养老金计发办法测算其相应的领取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供参保人员对照计算自身的养老金。从对照表中看出,符合条件办理退休参保人员,均可按对照表中的目标替代率对应测算自己的基本养老金。如:张某男性,从2007年1月参保,每年按社平工资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30年。假设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25700元,则张某退休后月养老金为25700×50.72%=13035.04(元)。综观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及对应的目标替代率,就参保人员的投入与受益,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与退休待遇关系分析如下: (1)投入与受益分析。据测算参保人员累计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可发放7至9年。按照平均寿命75.21岁计算,男可领取15.21,女可领25.21年,长寿高龄退休人员领取时间更长。如果考虑退休后按政策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或死亡后按规定领取的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等因素,参保人员累计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回收年限则相应缩短,真正体现“在职缴费一个蛋,退休抱回一只鸡”。(2)月养老金与缴费年限分析。对照表看出,缴费基数相同,缴费年限越长,目标替代率越高,其退休月养老金就越高,真正体现参保越早,将来受益越大。假如:甲、乙、丙、丁参保人员均按历年社平工资60%缴费,均在同一年办理退休,退休时在岗职工社平工资为6000元,甲、乙、丙、丁因缴费年限不同。(3)月养老金与缴费基数分析。对照表还看出,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越高,目标替代率就高,其月养老金也就越高。假如:甲、乙、丙、丁参保人员均缴费满15年,均在同一年办理退休,退休时在岗职工社平工资为6000元/月,甲、乙、丙、丁因缴费基数不同。
7. 全国社保替代率普遍是多少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与在职时工资收入水平的比值。这个比值一般是在0.4一0.6之间,2020年养老金替代率估计应为0.55左右。
8. 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和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是什么关系?所谓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养老保险替代率是没有任何的关系的。因为我们所指的这个参保率,一般情况下是针对于有哪些人参保了,哪些人没参保,所以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当然这个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到目前为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所谓的这个替代率,指的就是你在企业单位的工资性的收入和退休以后养老金的收入,它的一个比例。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企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往往最终退休之后获得自己退休金的待遇,只有40%~60%,也就是只能拿到一半左右,自己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所以说这个40%~60%就是养老金的替代率。
那么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的替代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一些的,往往可以达到70%~90%,即便事业单位人员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后,那么依然是可以满足这样的一个替代率的,所以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以后获得退休金待遇相对是比较高一些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