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档案接收证明,社保档案接收证明是什么
1. 社保档案接收证明是什么
社保参保证明是需要到社保局开具的。如果社保局不能查到社保缴纳记录是不可能开社保参保证明。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向参保人员及其用人单位开放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查询程序,界定可供查询的内容,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网点、自助终端。
2. 社保档案内容
社保档案两块:在社保局你缴费记录,和你的劳动档案。退休的时候缺一不可,而且办理失业金得时候这两个也不能少的,社保档案跟你在企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么人事档案和学校的档案是两码事儿,因为社保的档案它主要记录的就是你参加养老保险的详细记录就是录着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缴纳的?什么种类的养老保险那么养老保险交了多少年?
你都参加了什么性质的养老保险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那么就按着灵活就业的参保方式来进行缴纳保险,如果是在企业工作就按照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的标准来进行参保,所以社保档案主要就是记录着你缴纳社保的全部过程。
3. 社保档案接受证明
你好,考研应届生在本科学校考试,原则上非应届生都是要回生源地也就是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的,现场确认地点一般在市级招生考试办公室,考试地点就在市里面那些初高中学校。
如果想要在异地报名,各个地方报考点要求不同,可能要暂住证,社保证明等手续才可以,具体可以查一下研招网去年的考点公告看看能不能在你所在的异地报,需要哪些手续。很麻烦,所以不推荐,回老家报考最好,现场确认也需要带上户口本,证明是本地户口。
档案直接调回老家人社局也挺方便的,如果是去年毕业的也可以再放学校一年,一般都是可以放两年的,总之,只要考研报名的时候,你知道你的档案在哪,怎么填写你的档案所在地就行。
希望可以解决你的疑问。
4. 社保档案接收证明是什么东西
办理退休后受理回执,是一个人达到了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和交满了十五年以上的社保,将资料递交社保局,社保局的经办人核实了资料后确认可以办理退休了,但还要一段时间审批,就出具证明收齐你递交的资料,则回执,让你安心等待通知,如愿拿到退休金。
5. 社保档案接收证明是什么意思
办理社保转移,向户口地转移会容易得多。大概流程供你参考:
(1)在接收地的社保局开一张转移接受函(当然前提是社保部门要同意接收,你必须要在接收地是在册交费状态);
(2)持转移接受函、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名称、开户行名称以及开户行账号等材料到你要转出城市的社保局去办理转出手续。转移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将通过银行转入接收地的社保基金账户。
(3)把转出地社保局打印给你的个人缴费明细单及相关证明到接收地社保局,将明细录入就完成了转移手续你可以在公司所在地以公司的名义参保,如果你今后去外省了,你再在外省开户,把在省内交的保险基金和外省的合并计算年限,到满60后,一样可以在户口所在地拿养老保险金。
6. 社保局接收档案需要什么手续
人社局接受档案需要的证明包括
1、报到证,报到证上有写报到单位的。
2、个人身份证,以证实档案确实是本人的,与毕业证、户口本无关。
3、与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
4、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
7. 社保原始档案是什么
1993年才建立社保制度,1992年以前是没有社保的,只要你能找回你原始档案,档案中有你的入厂登记,你就找回你的“视同缴费年限”年限了。
8. 社保局存档案要给你证明吗
这个工龄证明你要去社保局开,档案里不一定能看得出你的工龄的。
存档费是可以补交的。你不补齐一般也不会给你开的。
9. 档案所在地社保缴费证明
社保缴费详细就是最好的工龄证明,不需要公司承认。
现在支付宝里边就能打印社保缴费证明,不用去社保局了。
具体流程是:
第一步:支付宝里面搜 城市服务
第二步:选城市服务里面的 社保
第三步:选社保里面的 社保证明打印
第四步:然后选 个人参保证明打印
第五步:输入验证码让后下一步
这里就可以打印你的各种参保证明了。
10. 社保档案接收证明是什么样的
开社保缴费证明有固定的文本格式,按表格上格式提供单位名称、社保登记证号码与组织机构代码,需要开具的缴费起止时间等,然后由单位先盖章,再拿去社保中心盖章即可。
1、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是指由社保局出具的缴费清单,详细载明你的电脑号、身份号、参保起止时间及缴费金额。
2、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是由社会电脑系统打印出来并加盖社保局公章才有效。不可伪造。3、到社会保险缴纳地的社保机构开具。所谓“社保证明”就是你在一个地方离职的时候办理的社保关系转移证明,你在单位离职的时候,必须先在单位办理离职手续,然后由单位去社保中心给你办理当地《社保缴费清单》(社保关系转移单),社保中心不接待个人办理此类证明。
离职手续是劳动法规定的员工离职的时候单位必须给办理的义务,不给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是违法行为。办理凭证
(一)参保单位办理本单位参保人员参保证明
1、单位介绍信
2、本单位参保人员身份证号码(按参保人员姓氏拼音字母先后排序
3、填写《办理社会保险参保证明申请表》
(二)参保人员办理本人社会保险参保证明1、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参保人员委托他人办理的,被委托人需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和参保人员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委托书.3、填写《办理社会保险参保证明申请表》受理部门1、部.省.市属参保单位由市社保局大厅受理(其中企业缴费单位,由企业保险窗口受理,其他缴费单位,由事业保险窗口受理)2、区属参保单位由所在区社险办受理3、个体劳动者到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证明*******: 兹有***身份证号(****************)个人社保代码(*************)于 年 月 日起在我单位 岗位任职,现为我单位法人代表。特此证明。 落款 日期由单位统一参保办理社保,是不需要开证明的。
11. 人社局档案证明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很多人都不重视人事档案,也不清楚人事档案与退休待遇有哪些关联,在无形中可能错过或失去一部分退休待遇认定和审批的机会,直接导致自己养老金比身边的同事低很多。人事档案记载了一个人“三龄两历一身份”等各种材料,在办理退休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与人事档案的记载密切相关。它是工龄认定的依据、历史证明的依据、身份证明的依据、是核准退休待遇证明的依据,甚至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也需要人事档案。现结合多年办理退休管理工作经验,为您解答。
第一部分 : 职工办理退休为什么需要档案
一、基本养老金与人事档案密切相关
首先:咱们看一看基本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基本养老金的构成
基本公式:养老金=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法规依据:
1.《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2.《关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辽劳社发(2006)81号】
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界定期限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执行,辽宁的文件仅作参考】
(二)统筹待遇计算
1.(统筹)养老金=基础(统筹)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全部缴费年限×1%。
2.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退休时上年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时上年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市指数和÷缴费年限)】÷2;
3.市指数是指本人每年缴费工资与当年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和。
分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核算核定。全部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是指实际缴费年限。
(三)账户待遇的计算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分析: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执行全国统一规定数据。退休年龄越高,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越少。
(四)过渡待遇
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视同年限+折算年限]×1.4%
分析1:视同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当地启动个人社保缴费制度之前的,经由当地人社机关依法确认的连续工作年限(也称工龄确认)。
知识点:涉及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特殊群体有哪些
(1)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2)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当他们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其中:机关单位正式职工(到企业前已被开除、除名和判刑,原机关工作时间不计算连续工龄的不在此列)。
(3)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当他们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以后,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分析2:折算年限系指特殊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的折算年限,最高不得超过五年。
1.上述年限是指实际工作年限。特殊工种折算年限计算方法为:有毒有害岗位2年折1年工龄,计算系数为0.5;井下、高温岗位4年折1年工龄,计算系数为0.25。
2.折算工龄。其折算后增加的视同缴费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建立个人帐户之后,职工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在计发养老保险待遇时不应再折算工龄。
3.高温的温度要求。从事高温工作是指经常在摄氏38度和热辐射强度3卡以上场所工作。
知识点:
1.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要求。按特殊工种退休条件办理退休的职工,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8年。只有具备上述年限要求,方可办理特殊工种退休。
2.特殊工种退休有年龄条件要求。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小结:影响基本养老金的主要因素有3点,以下3个因素与基本养老金成正比关系。
1. 个人帐户储存额。
2. 本人每年缴费工资与当年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缴费基数比例)。
3. 缴费年限(含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特殊工种岗位折算年限)。
分析:上述3种因素中: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折算年限)的认定需要人事档案。
原则上,员工办理退休时,退休管理审批部门要对视同缴费年限和特殊工种岗位的折算年限的认定和审查,而审核的依据,主要就来源于人事档案的记载。
1.一般人事档案没有关于知青、复员军人、社保制度建立前的参加工作等相关记载,则无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2.人事档案没有特殊工种的记载,也提供不出其他辅助档案证据,则也无法办理特殊工种退休。
二、人事档案是历史证明的重要依据
(一)身份证与档案记载出生日期不一致,需要人事档案
我们在办理退休过程中,经常遇到类似现象。根据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呢?
比如张三实际出生时间1960年7月,档案记载1965年7月,那么2020年7月是无法退休的。他可通过查询本人最早的人事档案记载,如果无法解决,还可通过查询父母、兄弟姐们人事档案的方式来解决。
(二)知青、复员军人等材料证明的依据
我们在办理退休过程中,也会涉及到知青、复员军人工龄认定的问题。由于此类人员属于特殊人群,档案材料形成年代久远,如果人事档案中没有记载,一般很难确定具体上山下乡和参军入伍的时间,此时间段的工龄也就无法认定。
三、人事档案是职工干部身份证明的依据
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岁,一般情况下,女职工是不能按照55岁退休的。在界定女职工和女干部的身份时,退休管理审批部门要对人事档案进行审核,确定是否符合干部身份。
四、人事档案是亲属关系证明的依据
退休人员死亡办理丧葬费、抚恤金、遗属费需要用到人事档案。通过查询人事档案,确定亲属身份。另外,在办理遗产继承和财产公证也需要查询人事档案,用来确认:母子关系、父子关系。
五、人事档案是核准其他退休待遇的依据
(一)关于中、高级职称和劳模加发待遇的界定,需要用到人事档案。
比如:按照沈阳市政府1998年【第16号】令文件规定:对本规定实施前获得全国、省市劳动模范称号,退休时仍然保持荣誉的或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从事专业技术和科技管理工作男满三十年、女满二十五年,除按本规定第十八条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外,另按下列标准增加过渡性养老金:全国劳动模范增加50元;省、市劳动模范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增加25元;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增加15元。
(二)退休人员领取独生子女费,需要用到人事档案。
比如:按照《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独生子女父母退休补助费发放实施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11]122号)文件要求:具有我市城镇户籍、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1.在关停企业退休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退休补助费的;2.因破产、转制、撤销、分流等原因与企业脱离劳动关系后退休,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退休补助费的。符合上述条件人员,可领取独生子女费。独生子女费的发放标准一般为每人一次性发放2000元,或每人每月发放10元。
六、人事档案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19号)文件规定:2020年年底前,集中力量将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国有企业已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
比如:沈阳对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工作中明确要求,应将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移交企业所在地的档案管理部门。如果没有人事档案,此项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
第二部分 需要审查档案的什么内容?
一、审查人事档案中关于视同缴费年限和折算年限的证明材料。
比如:知青上山下乡证明材料、参军入伍和复原退伍证明材料、特殊工种证明材料(保健津贴、职工工资审批表)、工龄确定表等能够证明缴费年限的所有材料。
二、审查关于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有关材料。
比如:入团志愿书、毕业生登记表等。
三、审查职工身份和干部身份的证明有关材料。
比如干部任免审批表、转正定级表等。
四、审查关于中、高级职称和劳模记载的有关材料。
比如职称呈报表、奖励证书等。
五、审查遗属费、遗产继承等公正时需提供档案中有关家庭成员记载材料。
比如:职工履历表等。
六、在做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中,需要审查退休人员的档案材料。
审核材料齐全,方可完成档案移交。比如:工龄确定表、退休审批表等有关材料。
总结:
1.随着时代发展,数字化档案必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但是人事档案的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而且纸质档案形成年代久远,很难篡改,即使篡改,无论从笔迹、纸张颜色等方面都可以判断真伪。而数字化档案修改起来很容易,如果通过数字化档案办理退休,会给退休审批部门造成很大困扰,难以辨别真伪。
2.人事档案与退休人员的各项待遇息息相关,在短时间内还无法用数字化档案所取代。因此,退休审批过程中仍然需要用到人事档案。相信随着科技进步,很多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也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3.希望更多的退休人员能够树立档案意识,千万不要因为对于档案的无知,而遗漏掉应该属于你的退休待遇。
1.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千万别忘记收藏哦。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在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说出您的观点。
2.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我是人事通,您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3.关注我的头条号“人事通”,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4.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