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金 | 医保 | 公积金 | 生育 | 失业金 | 工伤 | 社会保障 | 保险知识 | 医疗保险 | 五险
当前位置:首页保障工伤

中药可以用社保报销比例是多少,中药医保能报多少

2025-01-16 10:23:01

1. 中药医保能报多少

如果不是医保等待期,是可以享受社保报销的。

1、你在门诊就医时要主动出示医保本。

2、门诊花销项目符合医保报销范围。 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报销。具体比例要看你们当地医保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例如我们市起付线是500,比例是50%。假如门诊花费2000元,报销费=(2000-500)/2=750元 报销的费用是不能超过最高的报销总额

2. 目前医保对中药报销有什么具体规定?

可以的报销的,但是比例比较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买药,需要在指定的村卫生室或乡镇及以上公立医院购买配方药可以在限额内报销。一般报销比例不超过20%.

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要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相衔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应按政策规定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此基础上,大病保险主要在参保(合)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

高额医疗费用,可以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判定标准,具体金额由地方政府确定。

合规医疗费用,指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可规定不予支付的事项),具体由地方政府确定。各地也可以从个人负担较重的疾病病种起步开展大病保险。

3. 医保中药报销比例是多少

中药饮片的医保目录采用的是排除法。即列出医疗保险基金不能报销的品种和单味不能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报销范围的品种,其他的都属于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西药、中成药甲类一样。

4. 医保买中药报销比例

农村医保报销

1、门诊补偿: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2、住院补偿

(1)报销范围:

A、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B、60周岁以上老人在兴塔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2)报销比例:

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3、大病补偿

(1)镇风险基金补偿: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2)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5. 医保报中药费吗

1、如果是商业保险公司的保险的话,要看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了,一般情况下,只有意外医疗险才赔付门诊意外的费用的,其他只有少数保险条款可以赔付门诊疾病就诊费用;

2、如果是社保中的医疗保险的话,是可以报的,但要注意所抓的中药也要在医保范围里,打个比方说,人参也是中药,但不在医保范围内,你买了肯定是不好报的。

6. 中药医保能报销多少

农村

门诊

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住院

报销范围:

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

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60周岁以上老人在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大病

凡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免责

自行就医(未指定医院就医或不办理转诊单)、自购药品、公费医疗规定不能报销的药品和不符合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门诊治疗费、出诊费、住院费、伙食费、陪客费、营养费、输血费(有家庭储血者除外,按有关规定报销)、冷暖气费、救护费、特别护理费等其他费用;车祸、打架、自杀、酗酒、工伤事故和医疗事故的医疗费用;矫形、整容、镶牙、假肢、脏器移植、点名手术费、会诊费等;报销范围内,限额以外部分。

城镇

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住院治疗二次以上的,从第二次住院治疗起,不再收取起付标准的费用。转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规定的转入或再次入住医院起付标准补足差额。

学生、儿童

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8万元以下医疗费用。

年满70周岁及以上

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以下医疗费。

其他城镇居民

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以下的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659元,报销比例为50%上限为2000元;二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55%;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0%。

城乡居民

2016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1]以下是各地城乡居民的医保报销比例。

7. 药医保可以报多少

1、医保卡内的钱在用于购买药品时,是直接从医保卡内扣钱的,如果卡内钱足够支付的话,不用另外再现金支付。不是类似会员卡之类打折优惠卡.其实就是你自己平时缴保险费按比例划来给你的,说直了就是自己交进去的钱,所以卡内的钱是属于自己的,只不过是专款专用,只能用于购买药和治病,还可以继承。

2、在生病住院或是购买药品时并不是所有诊疗和药品都能用医保卡支付,这得取决于当地医保目录,所购买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必须是进入了当地医保目录内的才能用医保卡支付,如果所购买的药品没有进入当地医保目录内(即自费药品和自费诊疗项目),是不能用医保卡支付的,并且医保卡只能在当地医保中心指定的医院或是药店用。

3、对于是否进入当地医保目录内药品或是诊疗项目,可以在当地社保(医保)中心网站查寻,也可以在大点的正规非营利性医院大厅里的触摸屏上查询

因此用社保卡卡购买药品谈不上贵或不贵,和你用现金购买是一样的道理,关键是你在所购买的药店的价格.如果你在的药店价格相对来说定价要高点,那你买下来肯定就高,如果你买药的药店,定价梢低的话,自然买下来就会便宜一点,但是药品零售价格不会高于国家定价

8. 中药在医保报销范围么

提高中医医院医保报销标准后,市医保局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予以医保优惠。日前,泉州市医保局印发《关于将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治疗项目的通知》,并于今日起开始实施。据了解,此举为全省首创。至此,泉州市基本医保特殊门诊项目达到39种。

  据了解,之前市医保局就下发通知,基本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治疗项目到中医院就诊,降低一个等级报销,大部分县级中医院按一级报销,起付线为50元,报销比例高达90%;市级中医院按二级报销,起付线400元,报销75%。

  此次将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治疗项目,突破了原来省上规定的恶性肿瘤放疗半年方可申请门诊特殊病种的界限。

  据介绍,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门诊特殊病种定点诊治医院为,经医保经办机构确认的各级定点中医院和二级以上定点公立医院。

  具体确认审核流程为:由具有诊治能力的二级甲等以上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副主任以上医师提出申请,开具诊断证明书,附上相关审核依据,并经医院医保科复核,最后经参保患者所属医保经办机构确认。

  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的门诊特殊病种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城镇职工医保10000元/人,城乡居民医保5000元/人。市医保局将根据基金收支情况适时对支付限额进行调整。

  参保对象的门诊特殊病种在本人选定的定点诊治医院就诊方可报销,属于规定范围内的恶性肿瘤特殊门诊的中医药治疗范围内费用须占总费用70%以上。

  门诊特殊病种费用全年合并计算,年度内起付标准次数与住院次数合并计算,第二次起付标准为所就诊医院起付标准的50%,第三次起不再设立起付标准。

9. 医保报中药吗

应该可以的,等医生给你开完处方之后,你划价的时候就可以用医保卡了,一般医院都有固定的省医保或市医保的专用窗口!

10. 中药能报医保么

中医院住院费医保是可以报销的。

原因:中医院住院费医保是可以报销的,因为医院只要可以医保卡挂号就是说明可以用医保卡报销住院费的,能报销多少是根据你缴纳的医保性质有关,职工医保报销比较高一些报销百分之八十。个人缴纳医保报销百分之五十。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