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医保缴费

东莞的社保卡可否用于孕检,东莞的社保卡可否用于孕检使用

2025-01-26 09:11:59

1. 东莞的社保卡可否用于孕检使用

公司交的社保有以下用处:

1、养老保险:缴纳养老保险,到男60女55(特殊岗位除外),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

2、医疗保险:在支持医保的医院看病可以进行报销,各个医院报销比例不同。

3、生育保险:生育孩子的时候,可以报销产检、生产费用和申领补贴。

4、失业保险:失业期间可以领取到一个基本的保障费用,根据缴费时间的不同,可领取的时限也不同。

5、工伤保险:劳动者在工作中或者在规定特殊情况下,受到意外伤害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时,国家和社会将给予物质帮助。

2. 深圳怀孕检查能用社保卡吗

深圳恒生医院口腔科专家指出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各方面的支出开销也是数不胜数,而医保卡可以报销医药费,使患者看病价格相对要实惠很多,那么在深圳看牙科可以用社保卡吗?深圳哪家医院看牙科可以用社保卡呢?深圳专业牙科看牙可以用社保卡吗?这些都是人们非常关心和经常咨询的问题。

深圳专业牙科看牙可以用社保卡吗?深圳恒生医院口腔科作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粤港地区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现代化口腔治疗中心,作为深圳医保定点单位,凡是在医保范围内的在深圳恒生医院口腔科都是可以使用医保卡的。深圳恒生医院口腔科治疗口腔疾病的费用严格按照物价局制定,实行透明化收费,治疗口腔疾病的费用一般包括术前检查费、治疗费和药物费用等。正规医疗机构在对患者进行制定治疗方案前一定会进行常规检查,如要检查有没有存在其它方面的身体疾病会对治疗口腔健康产生影响,再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治疗费用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有所差别。

3. 深圳孕检可以用社保卡吗

深圳社保在东莞产检可以报销。

深圳的社保要在东莞产检就医的话,要提前进行异地就医备案,这样就可以报销了。

现在社保卡逐渐在全国通,只要异地备案好,都可以使用但只能住院看门诊的话,好像是不能使用在东莞所以说只能在东莞住院的话,才可以用这个的。

4. 在东莞孕妇怎么使用社保卡

答案是:东莞孕妇社保生育险交满一年生效后才可以用。

根据《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需要累计缴纳生育保险满1年,并且单位继续为其续费,是报销的前提条件。若已在定点医疗机构建立档案办理就医手续的,其怀孕和分娩产生的产检费、接生费、手术费、药物费等费用由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直接结算。若未办理就医确认手续,在定点医疗机构生育的,需由职工个人先支付医疗费用,待分娩后1年内,凭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参保凭证、婴儿出生证明,相关医疗费用明细、票据等材料向社保机构申请报销。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保险和生育津贴。

5. 东莞的社保卡可否用于孕检使用呢

不可以!医保卡只能自己用自己的!

6. 孕检可以使用社保卡么

产检是不可以用社保卡的。社保卡上的个人账户属于医疗保险用,而不是用于生育保险。产检的费用是属于生育保险范畴,在整个生育检查过程中,以及生育过程中的费用,一般在生育保险中去报销的。

目前医疗保险不予报销的主要有以下五类:服务类项目、非疾病治疗项目、诊疗设备以及医用材料等治疗项目、还有其他类的,比如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等,或用于科研项目的。

7. 东莞社保卡孕检怎么报销

东莞社保都会报销与支付;但你要根据流程做,也就是“办理就医确认手续并且在就医确认的定点医疗机构生育”

2、累计没满一年的,其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产检费用了)先由职工个人支付,待其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2个月后的1年内向社保局申请报销。

8. 东莞孕检社保可以报销吗

一、产妇出院后2个月内到各镇社保部门办理生育医疗。

二、生育前须向村(居)委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登记,接受有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三、生育报销所需资料:

1.诊断证明原件;

2.医疗收费收据(发票)原件;

3.广东省内户口:《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原件及复印件;

非广东省内户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与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证明材料(如《准生证》等)原件及复印件;

4.《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本人银行存折原件及复印件(综合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和本市户籍城乡居民参保人除外);

6.社会保险卡原件及复印件;

7.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若为他人代办还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

四、到东莞市各镇区社保部门办理报销。

五、异地生育与本地生育待遇一样。

9. 深圳孕检能用社保卡吗

1.

凭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准生证、社保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在户口所在地的计生办办理,提供夫妻任一方的就行)、在医院建的卡(就是母子保健手册),到现居住地居委会查验后,再去镇计生办开《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

2.

凭《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去医院检查,找妇产科门口管登记的护士在母子保健手册上盖个计划生育的章,就可以刷社保卡了。(要按计划生育保险规定的时间和项目检查才行,提前或退后都不能刷卡的)

3.

第二办好后,可以拿着3月1号后的的收费单据,直接去医院收费处管社保及退费的窗口,就可以把以前检查时自费的项目,用生育保险报销了,退费窗口直接退现金。

10. 东莞社保卡怀孕了检查可以报销吗

东莞生育保险报销指南:只要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和生育保险待遇享受条件,都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产前检查、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等待遇。出院之后备好所需资料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进行报销手续。

东莞生育保险报销

报销条件

(1)生育保险累计参保缴费满1年以上;

(2)已按规定在东莞市内户籍所在地(流动人口为现居住地)计生部门办理生育登记手续且生育登记信息已传输至我市社保部门;

(3)办理生育就医确认业务时正常参保缴费。

报销资料

1、诊断证明原件;

2、医疗收费收据原件;

3、《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4、《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如《准生证》等;

6、本人银行存折原件及复印件(综合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和本市户籍城乡居民参保人除外);

7、社会保险卡原件及复印件;

8、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若由其他人代办,需同时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注:需在生育出院后两个月内持有关资料到各镇(街)社会保障分局办理生育医疗待遇申领。

报销流程

1、属于生育保险零星医疗费用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先由参保人个人垫付,分娩或终止妊娠后(未满1年的待累计缴费满12个月后)1年内,参保人将相关资料交参保单位;

2、由单位经办人(代办人)携带相关资料,到东莞市医保经办机构办理零星报销手续;

3、东莞市医保经办机构受理、审核和结算参保人零星报销的医疗费用;

4、应支付医疗费用由社保基金中心拨付。

报销标准

一、医疗费用报销标准:

1、产检费用:1200元;

2、分娩费用:

(1)市内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3800元;

(2)市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4800元;

3、计划生育手术项目:(市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

(1)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200元;

(2)流产术:500元;

(3)引产术:1700元;

(4)输精管结扎术:550元;

(5)输卵管结扎术:1000元;

(6)输精管复通术:3000元;

(7)输卵管复通术:4000元。

4、第一批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诊定点收治医院结算标准参照市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标准执行。

二、生育津贴报销标准:

1、报销天数:

(1)未满4个月终止妊娠:15天至30天;

(2)怀孕4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终止妊娠:42天;

(3)怀孕满7个月终止妊娠:75天。

2、报销标准:日报销津贴X报销天数。

报销比例

1、用人单位每月按缴费基数0.8%的比例报销。

2、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

3、难产及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

4、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

5、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

报销期限与到账时间

1、东莞定点医院分娩:没有时间限制,一般都是出院时候直接办理报销手续。

2、非东莞定点医院或异地生育:有时间限制。参保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先由参保人垫付,参保人应在手术后或累计参保满12个月后(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参保人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未满12个月的)一年内携相关资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零星报销手续。

3、一般从送报之日起30日内拨付相关款项至受理时确定的银行账户;情况特殊的,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

11. 东莞产检可以用社保卡吗

2022年东莞市生育津贴领取条件是参保人持身份证和社保卡号及申请津贴材料到东莞社保局办理申锖,审核通过后即可以领取了。

东莞生育保险津贴补贴标准如下:

一、医疗费用报销标准:

1、产检费用:1200元;

2、分娩费用:

1、市内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3800元;

2、市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4800元;

3、计划生育手术项目:

1、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200元;

2、流产术:500元;

3、引产术:1700元;

4、输精管结扎术:550元;

5、输卵管结扎术:1000元;

6、输精管复通术:3000元;

7、输卵管复通术:4000元。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