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医保补助政策

上海社保个人扣,上海社保个人扣费

2025-01-23 08:54:30

1. 上海社保个人扣费

2022年上海补缴社保需要的流程是怎样的

上海市社保补缴申办条件:

1、参保人员未满60周岁时,可以补缴未缴年度的养老保险费。

2、新农保、城居保政策实施时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不足年份应当逐年缴费,在年满60周岁时可以一次性补足15年养老保险费,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

上海市社保补缴申请材料:

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正反面复印)。

上海市社保补缴补交流程:

1、已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直接向办理机构提出补缴申报,选择缴费标准;未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到办理机构申请参保登记的同时进行补缴申报,选择缴费标准。

2、办理机构审核补缴申请,符合条件的,打印《业务申请表》交申请人签字确认。

3、审核未通过的,打印《办理情况回执》交申请人。

上海市社保补缴办理期限:

只办理补缴申报的当场办结;需同时办理参保登记、补缴申报的,自服务中心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办结。

其他事项:

1、补缴标准为十二挡由参保人员自主选择。

2、补缴不享受政府补贴。

3、个人须在扣缴日前(每月10日或20日)将缴费资金足额存入指定银行个人实名制银行卡中,由指定银行进行扣款。

上海市社保补缴申办表格:

《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申请表》。

上海补交社保需要的资料

申办单位和个人须带好以下申请材料:

1、《上海市单位招用从业人员名册》(已办招(录)用备案手续的无需携带)或劳动合同复印件,如补缴1997年底前的社会保险费,还需携带补缴年度该人员工资发放的凭证复印件;

2、经劳动仲裁、劳动监察、法院调解或裁决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只需携带《仲裁调解书》或《仲裁裁决书》、《限期整改指令书》、法院调解书或法院裁决书等;

3、农村合同制人员,还需携带该人员的《劳动手册》复印件。

材料复印件需加盖公章。

社保中心按以下办事程序给予办理相关手续:

1、符合办理规定,社保经办机构打印《核定表》一式二份,办事人员签名确认后,与社保经办机构各执一份。

2、材料不全且表示可补全材料,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受理情况回执》一式二份,办事人员签名确认后,与社保经办机构各执一份。社保经办机构将全部材料退还。

3、不符合办理规定,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办理情况回执》一式二份,办事人员签名确认后,与社保经办机构各执一份。社保经办机构将全部材料复印后退还。

2. 上海社保如何扣费

带上身份证,户口本和你手里的材料到社会养老保险机构柜台去办理,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具体事宜上哪个银行,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帮助你怎么样手机绑定银行卡,告诉你每月在24号给钱打在银行卡上,然后银行在下个月的1至5号银行自动扣款,这样个人交费方便快捷。

3. 上海个人社保扣款

是一个月一次的,上海社保缴纳的通知,是下月发出的,扣款分两次,一次8号,一次25号也就是说,员工10月的社保,要到11月月初才会有缴费通知你如果是11月进单位,那么,你的申报是要12月缴纳的,如果贵单位是隔月发工资,那么就是同步了,如果是当月发工资,第一个月,社保扣不到的,公积金可以当月缴纳

4. 上海社保费个人是怎么交的

根据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具体的社保缴纳费用:

1、养老保险:企业缴纳16%,个人缴纳8%。根据2021年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5975元,上限为31014元。按照下限每月最低缴费企业956元,个人478元;按照上限最高企业4962.24元,个人2481.12元。

2、失业保险:企业缴纳0.5%,个人缴纳0.5%。根据上/下限,最低缴费企业29.88元,个人29.88元;最高企业155.07元,个人155.07元。

3、工伤保险:企业缴纳0.26%,个人缴纳0%。根据上/下限,最低缴费企业15.54元,个人0元;最高企业80.64元,个人0元。

4、医疗、生育保险合并:企业缴纳10.5%,个人缴纳2%。根据上/下限,最低缴费企业627.38元,个人119.5元;最高企业3256.47元,个人620.28元。

5. 上海社保个人扣费怎么扣

社保缴费显示在途算交了。

社保缴费显示在途是指这次缴费没有成功,有一个还在处理的缴费流程。算交了,社保的在途资金是相关手续已办结,但资金可能还末到账或未完全到账无法做实账户。显示在途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情况会显示在途状态,一种是没有到社区做登记,个人信息不完善。

一种只是缴费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在缴纳医保的时候,已经做了登记,完善了个人信息交保费的时候,依然显示存在在途业务数据,说明缴费系统出现了问题。

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6. 上海社保扣缴

2021年7月1日起,上海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调整为31014元/月。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应为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减轻企业负担,上海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将分两年过渡到位,自2021年7月1日起调整为5975元/月。

7. 上海社保扣个人多少钱

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上海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社保缴费基数:10338元/月

社保缴费基数上限;31014元/月

社保缴费基数下限:5975元/月

具体看单位,很多私营单位只给职工缴纳三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或者给外来从业人员缴纳综合险,也有可能是最低基数的五险一金,条件尚可的私营单位会根据上年度平均月工资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央企国企事业单位的编内人员肯定会按照上年度平均月工资足额缴纳。

最后附上综合险详情:综合保险是为了维护外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单位用工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综合保险包括工伤(或者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等三项保险待遇。外来从业人员在参加综合保险期间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可以得到一次性支付的工伤保险金;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住院的,住院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综合保险基金承担80%,自负20%;连续缴费满一年的外来从业人员可以获得老年补贴凭证,并在退休之年一次性兑现老年补贴。

8. 上海社保个人扣费多少钱

社保每月几号扣款,各地社保缴纳时间不一。社保局一般是20---25号之间正常扣公司员工本月的社保费用。很多地方规定过来这个申报期只要不是次月扣款就不会产生滞纳金,但是过25号以后申报不能够保证员工的社保待遇能够在下个月享受,建议咨询当地社保中心。社保特征有以下几点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

9. 上海社保个人扣费基数

答:社保中的缴费基数,是用于确定单位和参保人员的实际缴费数额的。具体讲,就是按政策规定所确定的缴费基数,乘以政策规定的社保费率,比如单位费率16%,个人帐户费率8%,所得之乘积数,就是法定的社保缴费数额无疑了。

2022年上海是最低缴费基数是6520元。

社保缴费基数与基本养老金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年轻的时候交的越多,老了退休之后拿到的退休金也多。

10. 上海社保个人交费

答;根据新政策,按照过渡办法缴费的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2012年社保缴费比例按以下办法确定。

养老保险: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17%,个人缴费比例为5%;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19%,个人缴费比例为8%;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22%,个人缴费比例为8%。

医疗保险: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7%,个人缴费比例为1%;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9%,个人缴费比例为2%;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12%,个人缴费比例为2%。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按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相关规定执行。

2011年6月仍在缴费的小城镇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及其本市户籍的从业人员,2011年7月起停止在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转为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在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间,缴费基数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比例逐步过渡。

按照过渡办法缴费的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缴费基数确定具体办法为:个人缴费基数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比如,2010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896元,根据过渡期规定,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按照过渡办法缴费的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个人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即2338元。

11. 上海社保个人扣费标准

自2022年7月1日起,上海市社保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34188元/月,下限调整为6520元/月。因上海实行的是次月缴费,从8月开始缴费金额将有所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费批量扣款日为每月11号、21号。

上海灵活就业社保缴费标准2022

上海市社保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34188元/月,下限调整为6520元/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