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上海社保能转到外省吗,外地社保可以转到上海吗

2024-02-16 08:38:15

1. 外地社保可以转到上海吗

外地社保转入到上海,查不到的原因有二种,一种外地没转出来,另一种外地的手续不全不符合转入上海的规定,所以就查不到了。

2. 外地社保可以转上海社保不

自己只能户口所在地参保,不是户口所在地只能单位参保

单位拖欠社保费,不补交完欠费无法转出社保

可以上海自己交社保,不过不在当地生活,报销医疗费比较麻烦,异地就医需要在参保的社保局备案才能回上海报销

上海如果缴费基数高于你现在生活地,将来养老金肯定高。即使上海帐户转到你生活地,核算的养老金也高

各地参保的个人账户,退休前转移到可以办理退休的社保局,这样免得影响待遇计算

尽量生活地退休,享受待遇方便一些

3. 外地的社保可以转到上海去吗

医保转移流程是:

1、职工流动就业参保缴费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以转移接续,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2、职工离开本市,到其他地区就业的,先由缴费单位或本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养老保险手册、医疗保险证卡、《参保职工跨省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申请表》等有关材料至本市社保中心服务大厅申请,清算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后,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以下简称《参保缴费凭证》);

3、再由本人持《参保缴费凭证》至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由双方社保经办机构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参保人员不用往返奔波。

4. 外地的社保能转到上海来吗?

对于异地社会保险,你可以申请转移社保或退保两种处理方式.

(一)转移手续是需要在转入地社保局申请开具<调出证明或函>,然后凭本人身份证,养老保险本本材料在调出社保局申请即可.

是这样的,医疗保险并不支持异地转移,且只能在购买地消费使用和享受报销待遇.也就是其它除种只能在本地使用.

在统筹区域内可以随便办理转移关系,而在非统筹区域,转移社保中,只能转移养老保险,且只能往户口所在地社保局转入,因此,如果说你的户口是当地,是可以办理转移的.

对于跨省市转移,其手续需要分别向两地社保局提出申请,且只能转移个人帐户部分,不能将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一起取走,做好心理准备.

公积金可以自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两年后到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办退.

(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当地社保局申请,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退保申请书,交纳社保情况(养老本本,医保卡)等材料即可。

且只能退养老,医疗保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社保所交的费用是由两个帐户进行管理,即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如果拿出来的话就只能领取个人帐户里面的金额。

但,大多数的钱都是进入统筹帐户里面,本来个人帐户的钱就不多,而且只能退出个人帐户里的一部分,那就更少了,一般在几千元到几百元不等,取决于交纳时间段和交纳档次等。

社保转移流程:

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5. 外地社保可以转到上海吗有没有年龄限制

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对于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继续缴费至满15年。15年是我国办理退休时对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一个最低要求,也是一个最基本的门槛,达不到15年是无法办理退休的。

但是自从2016年人社部出台了人社发(2016)132号文件后,不允许灵活就业人员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所以目前全国各地对于职工养老保险是不允许一次性补缴的,只能逐年缴费。如果采取逐年缴费,你就需要63岁才能办理退休。我想既然都交了12年了,再交3年自己就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继续缴费3年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6. 外地社保可以转到上海来吗

一牌难求是上海长期以来上海车牌的状况,小小一块铁皮不知道难倒了多少人。拍不到沪牌,又为了方便出行,所以很多我认识的朋友都选择了一张外地车牌过渡,等自己拍到了沪牌,再去外牌转沪牌。

很多人都问我,外牌转沪牌必须2年内吗?其实是不用的,只要符合排放标准,什么时候有牌都可以上沪牌。

在限行政策出来后,更多人都需要将自己的外牌车转为沪牌,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外牌转沪牌该怎么操作吧。

一、拥有一张沪牌

第一步也是最直接的一步,需要参加国拍行的拍车牌,拥有一张非营业性客车额度单。当你成功拍中沪牌后,你会收到短信通知,通知你去拍行付款。并且现场是有贷款服务的。

即使自己暂时没有钱,也应该贷款保住这张额度单,毕竟,让谁再拍一次沪牌都会非常难受。

二、确认自己车辆的排放标准

现在所有外地转沪牌的车辆都需要符合国六B的排放标准。如果没有满足这个条件,这辆车基本就没可能上沪牌了。

判断排放标准可以看这篇文章:怎么判断车辆排放标准是不是国六

汽车的排放标准每隔一段时间会发生变化,如果自己还没有沪牌,建议是暂时不要买车,因为什么时候能拍中沪牌没办法确定,万一又出了新的排放标准,那么这辆车很有可能不能上牌,变成一辆废车。

三、机动车原籍迁出

1)如果外牌行驶证与沪牌额度单名字一致的话,就可以直接在上海办理退牌,或者是在手机APP交管12123中申请。

进入页面后,选择机动车转籍申请。

进入页面后,根据要求填写信息就可以了,申请地填写“上海”,2到3个工作日就能处理完毕。如果一直都是未处理状态,可以打电话催办。

2)如果外牌行驶证与沪牌额度单名字不一致的话,就需要带上车架证、身份证和行驶证去外牌车辆注册地车管所办理,根据当地的政策进行原籍迁出。

四、额度审核和上牌

1)目前可以办理车牌的地方有三个地方: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车辆管理所一分所:华夏西路2999号 (注意不是哈密路1330号,已经搬迁了)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车辆管理所二分所:沁春路179号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车辆管理所三分所:沪南公路2638号

PS:一分所在外环内,二和三在外环外,如果是开车回原籍办迁出的话,车牌会被卸掉,然后用临时牌照回来,但是临时牌照是不能进上海外环的,就只能去二和三分所办理。

2)第一次去主要是验证材料,具体所需要的材料大致如下:

·本人身份证,如沪牌是配偶拍中的,还需要配偶身份证、结婚证,都是原件

·机动车登记证书

·行驶证原件

·交强险保单正本原件

·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证明

PS:需要车辆所有人到场

3)第二次就是验证额度和上牌了,还是将下面材料都带上备用:

·本人身份证,如沪牌是配偶拍中的,还需要配偶身份证、结婚证,都是原件

·如果是外地户籍,请出示居住证原件

·机动车登记证书

·行驶证原件

·交强险保单正本原件(电子保单打印出来就可以)

·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证明

·上海市机动车的额度审核单(上次审核的内容,这次去可以领到)

五、选号换牌

二次审核材料后,会收掉你的额度单,然后给你一张用于电脑选号的单子,就可以去隔壁指定的地方选号了。

选号是20选1,随机出现组合号码,有三分钟时间选择,如果超过时间,就会默认选择第一个号码。

整个流程就完成了!然后拿着选好的车牌号去大厅缴费,等待办理完成后,就可以领取车牌、行驶证和绿本了。

7. 外地社保可以转到上海吗怎么转

可以的,只要参保即可。 外地户口人员在外地办理社保卡只能是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之后办理。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柜台,携带身份证原件即可。单位代办社保卡需要员工本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并且提供一张白底一寸登记照,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递交办理材料后,25个工作日取回社保卡发放给员工。一般进入企业或单位,都会给每位员工办理社保,如果单位给你缴纳了社保,单位会为你一并办理社保卡,当然,个人去银行办理也可以。在此分本地和异地2种。像大学毕业生,进入一家单位,有的档案和户口都一并迁移过来;有的是档案迁过来了,户口还在自己的家里;还有的是2个都未迁过来。本地户口的只需要身份证,户口不在本地的,就近去一家照相馆,可以出具相片回执单,只要说是办理社保就可以了,15元/份,当即取加5元,不急的话,没必要,第二天再取回。以工商银行为例,周六下午4点之前还是正常上班的,周末银行不工作。带着个人身份证和办理社保的相片回执单,填写办理业务单和社保卡办理申请单,都有模板的,不会填或不懂得可以问大堂经理及相关工作人员。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去办理点取回来,到时候也会有手机短信通知,让你去银行取回社保卡,取卡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求你设置2个密码,一个是你的医保卡密码,就是你去药店买药刷卡,或医院报销需输入密码,里面是有钱的。另一个密码就相当于银行卡,可以存取钱,里面含有养老金退休金的。在平常的时候注意保管和使用,如果忘记密码或输入错误密码被锁时,就需要带着本人身份证去银行重置密码。

8. 外地社保可以转到上海吗?

对于异地社会保险,你可以申请转移社保或退保两种处理方式.(一)转移手续是需要在转入地社保局申请开具<调出证明或函>,然后凭本人身份证,养老保险本本材料在调出社保局申请即可. 是这样的,医疗保险并不支持异地转移,且只能在购买地消费使用和享受报销待遇.也就是其它除种只能在本地使用. 在统筹区域内可以随便办理转移关系,而在非统筹区域,转移社保中,只能转移养老保险,且只能往户口所在地社保局转入,因此,如果说你的户口是当地,是可以办理转移的. 对于跨省市转移,其手续需要分别向两地社保局提出申请,且只能转移个人帐户部分,不能将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一起取走,做好心理准备. 公积金可以自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两年后到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办退. (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当地社保局申请,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退保申请书,交纳社保情况(养老本本,医保卡)等材料即可。 且只能退养老,医疗保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社保所交的费用是由两个帐户进行管理,即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如果拿出来的话就只能领取个人帐户里面的金额。但,大多数的钱都是进入统筹帐户里面,本来个人帐户的钱就不多,而且只能退出个人帐户里的一部分,那就更少了,一般在几千元到几百元不等,取决于交纳时间段和交纳档次等。 社保转移流程: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9. 外地社保可以转到上海去吗

根据《上海外省市户口迁沪落户审批办法》,老人投靠本市子女户口:

(1)申请人的入户申请书;

(2)申请人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申请行为应由其监护人办理,并应出具与监护人关系的凭证(如:法院判决、监护公证等)及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3)申请人(监护人)及入户接受人[入户地(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房屋产权人(共有产权须征得共有产权人同意)或公房承租人或农业户户主]因本人患有严重疾病或年迈体弱等原因而无法前来办理相应手续的,应以法定委托的形式,委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前来办理。委托书应写明具体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并提供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4)入户地(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房屋产权人(共有产权须征得共有产权人同意)或公房承租人或农业户户主被投靠人同意接受书面意见;

(5)入户地房屋有效的《上海市房地产权证》、《租用居住公房凭证》或《房屋所有权证》等房屋有效权证;

(6)申请人原由本市迁出时的全户详细户籍资料(如:户籍证明、《居民户口簿》等,应注明:姓名、户口地址、单位、户口性质是农业或非农业等项目,下同);

(7)申请人在外省市户口所在地的全户详细户籍资料及本人《居民身份证》;

(8)申请人所有子女的全户详细户籍资料;

(9)申请人原是否有无工作单位的相关有效原始凭证。如:原有工作单位的需提供离(退)休证、离(退)休审批表、申领退休金的相关凭证。

原有工作除名或无业的需提供与原单位脱离关系的原始凭证、就业失业登记证等无业凭证、养老保险手册等原件及当地县以上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为申请人出具的“是否参加当地社会保险及参加社会保险的起止日期”的证明及历年来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清单、对帐单、个人缴纳收据等原始凭证,居(村)民委员会的证明等;

(10)申请人原由本市知青、支边、支内的原始依据(如:招工表、录取通知书、档案馆保存的支援外地建设分配去向名册、曾在本市代训的职工登记表、中学生毕业登记表等);

(11)申请人夫妻双方的人事档案(如:职工登记表、干部履历表等、若人事档案在外单位的由保管档案的单位出具证明及保管费用的收据);

(12)申请人配偶在职情况(退休附上退休证、无业提供相关部门凭证,如:失业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

(13)申请人的婚姻状况原始凭证(如:结婚证、结婚登记申请书、婚姻状况证明、离婚证、离婚判决(协议)书、婚姻登记机关出具婚姻状况的证明等);

(14)申请人在沪子女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的户籍证明及原始人事档案或相关凭证;

(15)申请人的子女情况的有关原始凭证(如:《独生子女证》、申领《独生子女证》的审批依据、单位或街道计划生育部门出具有无其他子女的证明等。必要时需区县以上计生部门出具相关证明);

(16)申请人在本市居住的原始凭证(如:原暂住证,现居住证等);

(17)本市(区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病情诊断证明;

(18)申请人子女均在沪的资料及回沪的审批材料、户籍资料、身份证复印件、职工登记表或干部履历表;

(19)需提供的其它证明材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