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医保政策

社保缴费基数计算,社保缴费基数

2024-04-30 11:57:20

1. 2015社保缴费基数

公司交八百。

个人若交260元左右,实际个人应是交的259.1元(非城镇),在重庆是按社平工资最低60%的档次缴纳的。因为2014年度重庆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还未公布,现在按市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度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1015元(4252元/月)执行,缴费的基数最高为上年度社平工资300%,最低为社平工资60%即2015年度月缴费基数上限为4252元、下限为2551元,即单位缴纳部分(城镇与非城镇一样),若按最低2251工资计算:是2551*32.7%=834.18元。

2. 社保缴费 基数

缴费基数是0.8肯定属于较低水平,因为社保規定的缴费基数是以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础,最低按60%缴纳,最高按300%缴纳,所以说缴费基数是0.8已经接近最低标准0.6,属于较低水平,社保提倡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是为了晚年生活保障还是坚持缴纳社保。

3. 2015社保缴费基数江苏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2014年至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关基数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根据《省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5〕89号)等有关规定,现就2014年至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关基数通知如下:

  一、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为5149元,计算实际缴费工资指数的基数为57985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上限为14496元,缴费工资下限为2900元。

  二、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为5149元,计算实际缴费工资指数的基数为61783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上限为15446元,缴费工资下限为3089元。

  三、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为5600元,计算实际缴费工资指数的基数为67200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上限为16800元,缴费工资下限为3360元。

  四、各地要严格执行省统一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上下限标准,对擅自提高或降低的将予以问责。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年12月14日

4. 2016年的社保缴费基数

各单位:

根据山西省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关于做2021年省直参保单位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工作的通知》(晋医险函【2021】16号)文件要求,现对我院在编人员2021年医疗保险缴费基数进行调整。

一、调整方案

根据山西省人社厅、山西省财政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和待遇统筹项目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晋人社厅发【2016】82号)的规定申报2021年个人工资总额和月平均工资。我院2021年工资总额计算方法为2020年1月-12月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保留资+教龄补+无收入绩效工资标准×1.2倍。

二、本人签字

请各单位来人事处领取学院在编正式教职工《山西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工资总额申报表》由本人签字确认。如无法按时报送将会造成我院教职工2021年度社会保险基数无法调整,故各单位务必于18日下班前送人事处。

特此通知。

5. 2015社保缴费基数天津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 2016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1、单位缴费基数:各参保险种2016年1月至12月,单位累计申报缴费基数总额/12;(即,月平均值) 2、本期实际缴费金额:2016年1月至12月,单位当年累计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费欠费和跨年度的预缴金额。

(即,总额) 3、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1)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于2014年2月上线运行。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主体的注册登记、许可审批、年度报告、行政处罚、抽查结果、经营异常状态等信息。(2)系统功能 本系统提供全国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填报、公示和查询服务。A、查询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输入名称或注册号进行查询。系统支持按名称的关键词模糊查询,一次最多显示50条记录。对于无效的查询条件,将不会显示查询结果。B、市场主体填报年度报告和其他信息,通过本系统选择登记机关所在地区,点击“企业公示信息填报”进行填报。

7. 2016个人缴纳社保基数

自2016年4月1日,不管是外地农村户口或城镇户口,都统一缴纳社保五险,包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按3563元的最低缴费基数计算,公司每月要交1175.8元,个人要交374.1元。分别是:养老保险公司20%(712.6元)个人8%(285元)医疗保险公司10%(356.3元)个人2%(71.3元)失业保险公司1%(35.6元)个人0.5%(17.8元)工伤保险公司1%(35.6元)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公司1%(35.6元)个人不缴纳

8. 2016年至2017年社保缴费基数

交满后要办完退休手续才能领退休金。 2016义乌社保缴费基数   单位缴费基数:   2420缴费基数≤12090   单位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12%,个人8%;   医疗保险:单位7%,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单位0.5%-2%不等;个人缴费;   生育保险:单位0.8%;个人不缴费。 个人缴费比例:   义乌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最低缴费额如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435.6元/月,医疗保险为217.8元/月。

9. 社保最低缴费基数2016

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南阳市三项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按全省统一标准执行,上限为14925元/月,下限为2745元/月(其中邓州市个人缴费基数下限为2693元/月)。2021缴费年度(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三项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原则上按2020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确定。

  《通知》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规定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可选择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缴费。对在2020年7至12月份自愿缓缴的月度可于2021年12月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按2020缴费年度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补缴不加收滞纳金。2021年新参保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可按规定补缴2020年1月至12月的社会保险费,但不得以事后补缴2020年以前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参保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期间,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由个人按规定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此外,参保单位补缴2020年2月至12月期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时,在确定其应缴费额时,可根据费款所属月份、单位类型等具体情况,按照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规定执行。各地要督促缓缴单位做好缓缴期满后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申报缴纳工作。缓缴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的,从缓缴期满次月起,纳入正常的欠费管理。因调整参保单位划型类型对其单位缴费部分予以补收的,不计征滞纳金。

10. 2014社保缴费基数

为了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工作人员在缴纳了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等费用以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发生了巨大变化,提升了很大标准。比如正科实职十八级六档,改革前基本工资是1433元、改革后是2913元,增加1480元。

如果不使用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标准,计发比例80%的情况下,一下子养老金就增加了1184元。这样差距悬殊的待遇,会引起“老人”的强烈不公平。而且2014年10月以后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基本工资的上调,每次都增加了基本工资待遇标准,这样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为了确保老人和中人的待遇平稳衔接,我们是以假设中人在2014年9月退休后,参照老人的养老金增长轨迹来计算的。老办法退休待遇,中人比老人占的优势在于每年增发的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部分的一定比例的差额。

11. 2016年社保缴费基数表

2021年1月到12月的灵活人员社保基数已经调整完成,此次调整中费率没有发生变化,养老费率和医疗费率依然是20%和8%,养老保险分为60%、80%、100%、200%、300%这5个档次,灵活就业如果按照最低的60%进行社保缴费。但由于每个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不同,标准也会不一样。

例如:广州2021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标准: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限为3803元,缴费基数上限为19014元;

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为5592元,缴费基数上限为27960元;

广州市个人缴纳最低金额计算:3802*8%+2100*0.2%+5592*2%=420元。

具体怎么交最划算?

2021年社保缴费标准确定了,自由职业者在交社保的时候,一直认为社保按60%交划算。但社保按60%是最省钱的,但不一定划算。

每位自由职业者实际情不同,因为自由职业者经济能力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选择。从养老金角度考虑,养老金领取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社保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自由职业者交社保时,社保缴费档次越高,也就是说交的社保越多,退休后养老金越多。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