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少儿医保

苏州社保最低基数查询,苏州市社保最低基数

2024-11-11 09:07:46

1. 苏州市社保最低基数

苏州最低社保就是苏州市养老保险金基数的下限x60%所交纳的钱,这个钱数应该是很低的(也就在三百元左右)。而归入到个人帳户的钱那就更少了(每月二,三十元),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你个人帳户的钱加起来也没有多少。所以说苏州按最低社保交纳满15年的退休金大概是八佰伍十元左右(不会超过壹千元)。

2. 苏州市社保最低基数是多少

五险一金”是每一位在职员工比较关注的问题,考虑的条件之一,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也是用人单位给自己的保障性待遇,不同的地区,相关的规定有所区别。那么,苏州五险一金比例是怎样的?下面就将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五险一金”指的是五种社会保险以及一个公积金,“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1、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20%,个人缴纳比例8%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9%,个人缴纳比例2%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5%,个人缴纳比例0.5%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不缴费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不缴费

2、公积金缴存比例

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缴存比例为单位和职工各8%~12%。根据园区管委会发布的关于调整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缴费比例的通知规定,苏州园区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具体如下:

调整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缴费比例:

甲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以下简称甲类计划)的缴费比例从47%调整为46.5%,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从19%调整为18.5%,单位缴费比例仍为28%。

乙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以下简称乙类计划)的缴费比例从31%调整为30.5%,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从11%调整为10.5%,单位缴费比例仍为20%。

调整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账户入账比例:

园区社会保险(公积金)缴费比例调整后,各类综合社会保障计划失业统筹账户入账比例从1%调整为0.5%,个人账户和其他统筹账户入账比例维持不变。

综上所述,就是苏州五险一金比例的答案,希望对大家帮助。由此可见,五险一金的调整比例每年都在改变且正在向着有利于员工的方向发展,减少了所缴纳的数量。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可以咨询律图的专业的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3. 苏州社保基数最低标准

因2021年社保年度的缴费基数上下限尚未正式公布,为不影响参保单位及职工权益,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现将我市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执行口径告知如下:

一、2021年7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暂按20586元执行,缴费基数下限暂按3800元执行。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基数参照执行。

二、2021年7月,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维持十二档,依次暂调整为3800元、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12000元、14000元、16000元、18000元及20586元。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月缴费基数暂调整为3800元。

三、不符合享受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待遇有关最低缴费年限规定的参保人员,在2021年7月办理一次性补足缴费年限手续时,月缴费基数暂按6862元执行。

4. 苏州最低工资社保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

  一、2021年7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暂按20586元执行,缴费基数下限暂按3800元执行。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基数参照执行。

  二、2021年7月,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维持十二档,依次暂调整为3800元、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12000元、14000元、16000元、18000元及20586元。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月缴费基数暂调整为3800元。

  三、不符合享受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待遇有关最低缴费年限规定的参保人员,在2021年7月办理一次性补足缴费年限手续时,月缴费基数暂按6862元执行。

5. 苏州市社保最低基数交多少

2018年度参加我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月缴费基数上限为21963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3030元/月。 

 二、2018年度我市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基数统一为2900元,其他险种的月缴费基数仍按企业职工相关规定执行。

  三、2018年度我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基数最低为2900元,可设若干个档次,最高不超过21900元。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为1800元。 

 四、2018年度市区“协保”人员每月“划账”基数,以及单位招用“协保”人员后申请返回养老、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的基数,均按照2018年度企业参保职工缴费基数下限执行。  

五、2017年度参加市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上限为365400元(30450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73080元(6090元/月)。  参加市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2017年度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为113250(9438元/月)。  

六、以上社会保险费基数的执行时间,苏州市区为2018年4月1日。各县级市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人民政府确定

6. 苏州新区社保最低基数

1.苏州市区的社保缴纳基数是2802~17700,最低是2802元。

2.员工前面社保断交了四个月,你可以要求他自己全额缴纳四个月,然后你再帮他续保。

3.公司帮员工缴纳社保,需要员工提供之前单位的社保转出证明和社保存折。

7. 苏州市社保缴纳最低基数

缴纳基数4250元,社保费用是1404.25元,其中公司部分需要缴纳的费用共952元,职工个人部分需要缴纳452.25元。社保有五险,分别是城镇职工养老、城镇职工医保、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工伤保险。

8. 苏州最低社保基数是多少

2280元/月

一、2021年苏州社保缴费标准

因为每年社平均工资在改变,所以社保缴费基数也会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是按照上一年度社平均工资的60%-300%设定的。

2021年7月开始,社保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20586,下限为3800,公积金缴纳基数上限调整为28400,下限同社保下限3800。

苏州2021年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用人单位承担16%,个人承担8%;

医疗保险用人单位承担7%,个人承担2%;

失业保险用人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0.5%;

生育保险用人单位承担0.8%,

工伤保险用人单位承担0.45%,个人不需要承担这两项保险费用。

二、每月最低需要多少钱?

按照2021年苏州社保最低缴费标准来参保。而职工社保本身缴费比例就是固定的,所以要计算社保费用只需要按照最低缴费基数3368元来计算即可,这样每个月社保费用只需要1190.53元。

暂时个人参保社保只需要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来参保即可,通过社保代缴公司来代缴社保,也同样可以自选缴费基数。

9. 苏州市社保最低基数是多少钱

1、北京:最低工资标准2200,社保上限26541,下限3613;公积金上限27786,下限2200;社平工资6463;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11%,个人2%;失业单位0.8%,个人0.2%;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2%,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2、上海:最低工资标准2480,社保上限28017,下限4927;公积金上限28017,下限2480;社平工资7132;养老缴费比例,单位21%,个人8%;医疗单位10%,个人2%;失业单位1.5%,个人0.5%;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5%,公积金单位/个人5%-7%

3、苏州:最低工资标准2020,社保上限19335,下限3368;公积金上限26400,下限3030;社平工资4755;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7%,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0.8%;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4、杭州:最低工资标准2010,社保上限16608,下限3322;公积金上限29335,下限2010;社平工资5389;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4%,个人8%;医疗单位11%,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1.2%;工伤单位0.2%,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5、南京:最低工资标准2020,社保上限19335,下限3368;公积金上限31200,下限2020;社平工资4620;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9%,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8%,公积金单位/个人8%-12%

10. 苏州社保基数最低多少

苏州最低社保基数为3368元,交纳社保个人承担8%

11. 苏州市区社保最低基数

个人可能要承担10%左右。

社保的个人缴费比例合计10.3~10.5%,公司缴费比例30~33%,也就是说公司缴费金额大概是个人缴费金额的3倍。

4500的缴费基数,个人缴费金额470元左右,公司月缴费1400+,但是公司缴费金额和我们个人没有直接的关系,公司缴费的那些钱都是划入统筹基金由社保统筹支配的。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