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医疗知识

枣庄社保卡上的钱怎么查,枣庄社保卡上的钱怎么查询

2025-03-21 15:24:02

1. 枣庄社保卡上的钱怎么查询

医保属于社保中的一种保险,怎么会查不到缴费信息。

我前几天在支付宝的市民中心里查社保,进出几次才查到。因为这APP的页面和里面的步骤过段时间会变,不注意就进不去。

后来到微信里去查,步骤差不多,能查到自己社保的所有信息。

所以在APP上也能查到医保的信息,包括个人账户余额、每月单位个人缴费数额、自己社保卡的消费信息。

在查询时,要先注册一下,没有其他要求,在市民中心进社保,社保中要选社保地,省社保、市直社保,省直的选省社保,而一般是选市直社保,进入页面就显示社保的各项保险以及各项要查的目录。

查医保卡消费明细,默认一个月,可以选三个月、六个月等。就可以查到这段时间的消费明细了。

2. 社保卡上的钱怎样查询

手机里查询社保卡的余额步骤:1、我们现在手机里面基本都安装了微信,打开微信,找到微信钱包。2、然后点击微信钱包里面的“城市服务”。3、然后再找到“社保查询”按钮。点击进入社保查询界面。4、点击缴费信息查询,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交社保的月份,和未缴费的月份。可以知道公司有没有帮缴纳社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细则》

第二条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3. 社保卡的钱哪里查询

一般社保卡内设立医保个人账户及银行金融账户,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的查询可到当地社保经办窗口、人社部门或银行的自助服务终端查询;金融账户查询与普通银行卡账户查询渠道一致。

4. 如何查询社保卡上的钱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询:

(一)登陆当地社保网查询。

(二)拨打社保局服务电话12333。

(三)手机上查社保卡余额时,打开微信:1、点击钱包。2、然后点击微信钱包里的城市服务。3、城市服务里就有个社保查询。4、里面有一个“参保明细信息”还有个“缴费信息查询”。5、点击缴费信息查询,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交社保的月份,和未缴费的月份,可以知道公司有没有帮缴纳社保。

5. 社保里面的钱怎么查询

1、社保卡余额查询一:社保局查询。社保中心查询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帐号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2、社保卡余额查询二:网上查询。上网查询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你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号),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3、拨打社保查询电话,12333。不同地区查询,拨打前加区号,收费,按当地的市话标准,

4、社保卡余额查询四:触摸屏查询。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内如果设有社会保险触摸屏查询系统,刷卡或根据屏幕提示输入卡号或身份证号进行查询。

6. 社保卡的钱如何查询

具体有下列几种方法:

1、查询人可以登录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需要使用个人的社保卡编码以及查询密码;

2、本人可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户口本或者社保卡,至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查询即可;

3、也可以拨打12333进行自助语音进行查询。

7. 枣庄市社保卡个人查询

社保APP查不到医保缴费信息,主要是社保分家了。

2018年开始,国家推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专门家医保工作拿出来建立了新的一个机构——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家医保局主要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两项工作。实际上,这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当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时候,医保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重要,医保支出也会越来越多。

国家医保局实际上是整合了四大部分职能,人社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健委的新农合医疗职责,国家发改委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以及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

8. 枣庄社保卡上的钱怎么查询余额

退休后是否医保卡会继续打钱,主要看你能否办理医疗保险退休。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实际上我们还有一种退休叫做医疗保险退休。在《社会保险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

社会保险法第27条,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而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有人会疑问,国家规定的累计缴费年限是多少呢?实际上全国并没有统一规定。原因要从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说起。

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全省各地根据国家要求,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范围只有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其他各省市原则上要以地级行政区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级单位为统筹单位。比如青岛市2000年出台《青岛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实行市级统筹的只有市南、市北、李沧、四方等4个区,2005年将其他市区全部纳入,而莱西、平度、即墨等县级市逐步纳入市级统筹。2015年1月1日实行的《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才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市的统筹。

由于各地建立的医疗保险制度,各地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营压力情况也不相同,具体的退休年龄还是有各地自行确定,因此相差非常大。广州和上海目前是15年,应当属于全国缴费年限最少的地区;杭州、深圳是20年,深圳正在逐年延长医保退休年限,到2024年将延长到25年;北京、天津、青岛、烟台是女同志20年、男同志25年;重庆、南昌、廊坊、日照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所以,对比各地方确实相差很大,甚至相差15年。

如果到达退休年龄,累计缴费不足相应年限,那么一般采取一次性补齐或者继续缴费至相应年限的做法。青岛市是按照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的100%一次性补齐剩余月数;杭州市和深圳市是按照60%的最低缴费基数继续缴费至退休年限;烟台市没有缴费基数的人员可以选择60%缴费基数一次性补齐。

办理退休以后确实非常划算了。不仅不用继续缴费,可以住院享受医疗报销待遇,而且每月还有个人账户金额返还,相当于额外的养老费用。另外,退休老人的住院报销往往比在职职工比例更高,比如厦门市医疗保险报销比例2万元以上部分报销比例是98%~100%。

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金额返还,一般是以个人缴纳的2%为基础,将企业补贴的一部分一起予以返还。退休职工由于没有缴费了,相应的返还基数确实很难确定。目前,北京市是退休老人定额返还70岁以下每月97元,70岁以上107元;上海市是74岁以下每年1680元,75岁以上每年1890元,一般每年4月份划入;青岛市是本人月基本养老金的4.5%,70岁以下最低80元,70岁以上最低90元;石家庄市是按照本人月基本养老金的6%划入;深圳市是按照当年社平缴费基数60%的8.05%划入,深圳市社会平均缴费基数是6338元,一年待遇高达3670元。

所以,退休后医保卡的情况还是各异的,医保个人账户真的并不一定每月都打钱。

9. 社保卡的钱在哪查询

社保卡余额查询有三种方法:

1,带上身份证和社保卡直接到当地的社会保障中心去查询。

2,拔打电话12333进行查询,按照电话的提示可以查询社保卡内余额。

3,登陆社保查询网站输入社保卡卡号及密码进行查询。

社保卡内的钱是不可以取现的。卡内的钱可以看医买药进行刷卡消费。新社保卡加入了金融功能,与银行合作可以当储蓄卡使用。在一些城市,社保卡也可以交水电煤气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

10. 枣庄市社保卡中心电话

现在很多人都办有社保卡,为了方便以后退休的时候领退休金或者其他的补贴使用。

我们在退休以后退休金都会打到社保卡里面,很多人就想查询自己的社保卡里面有多少余额。

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怎么查询社保卡里面的余额,有一些老人甚至要跑到相关部门去查询,但是这样子的话很浪费时间。

其实我们在手机上也可以一键查询到自己的社保卡余额。具体的操作方法想要了解的话,就可以一起来看看啦。

第一个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查询,用微信怎么查询呢?我们只需要把微信打开,然后点击右下角的我,再找到服务。

打开服务以后它里面会有城市服务的功能,我们直接选择城市服务打开,打开之后再找到社保综合的选项。

一般在社保综合这里,我们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卡了。如果没有绑定社保卡的话,一定要记得把自己的社保卡和他绑定进去。

然后再选择自己的电子社保卡进行社保查询,一般这个页面都会出现社保查询服务,我们直接点击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卡余额了。

第二个方法,上面这个就是使用微信查询社保卡余额的方法。如果你的社保卡是绑定在支付宝上的话,我们也可以直接打开手机支付宝,然后点击支付宝的更多。

点开之后我们找到市民中心,一般在市民中心里面我们都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卡余额。点开之后,大家可以在这里交水电费,也可以查询社保卡余额。

我们把社保的选项点开,点开之后它就会出现添加电子社保卡的选项了。如果没有绑定自己的社保卡,我们可以直接把自己的社保卡绑定上去。绑定之后我们在社保查询里面就可以查到具体保险的余额了,特别的方便。

第三个方法,如果不会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的话,我们也可以直接打电话查询。一般要查询社保卡余额的话,我们可以选择打12333社保局的电话。

然后根据它的提示音进行输入具体的信息,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卡里面有多少余额了,不用再去绑定自己的社保卡。

学会上面这三种方法,就可以很轻松地查询自己的社保卡余额有多少啦。下次想要快速了解社保卡里面有多少钱的话,可以跟着这篇文章的方法试一试。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