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金 | 医保 | 公积金 | 生育 | 失业金 | 工伤 | 社会保障 | 保险知识 | 医疗保险 | 五险
当前位置:首页保障失业金

杭州社保医疗在哪里,杭州社保医疗在哪里缴费

2025-01-14 10:41:40

1. 杭州社保医疗在哪里缴费

医保和社保不可以分开交,本身社保就包含了医保。

社保和医保的区别

这样大家从上面就知道了,社保和医保的区别了吧,通俗一点说,医保就是社保的一种,公司为你交纳了社保,就已经包含了医保在内。当然,现在很多地方有医保卡和社保卡的说法,医保卡可以用于支付患者医疗费用,社保卡记录持卡人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在不久的将来,社保卡将取代医保卡。

2. 杭州社保医保哪里办理

杭州大人有社保给小孩办医保流程,在支付宝浙里办里先申请审核通过后,再到银行办一张银行卡,在银行办理少儿医保代扣就可以了。每次到扣费时会自动扣除。

3. 杭州社保医疗在哪里缴费的

浙里办医保缴费流程如下:1、打开APP,点击更多;2、进入服务超市,点击纳税缴费;3、点击右边的社保费缴纳;4、点击帮他人缴纳,在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4. 杭州办理医保社保

1、可在市民服务大厅或服务中心网点办理杭州市民卡,包括医保卡服务,因此去办理市民卡的地方即可。

2、市民卡的申领主要有单位集体办理和个人自愿申领,个人自愿申领包括市民卡服务网点申领和户籍派出所一证一卡申领,。

3、企业参保在职人员由单位专人到市民卡服务大厅办理,规模申领结束后,个人持身份证到市民卡服务中心大厅领取或社区服务网点自愿申领。

4、其他符合市民卡申领要求的市民即可持本人身份证通过服务中心网点自愿申领,也可在派出所申请二代证时同时申领市民卡。

办理材料

1、市民卡网点办理:

本人办理凭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二代身份证、户口本、身份证明、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以下简称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未办理杭州二代身份证的在无现场拍照的网点办理请提供申请人一寸免冠白底彩照一张;

代办需双方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若申请人未办理杭州二代身份证请提供申请人一寸免冠白底彩照一张。未满16周岁的必须家长代办,未入学的儿童申领无需照片。

一年级非杭户籍且未参保的中小学生还需提供学生证或学校证明原件(学生手册、成长手册)。

2、银行代理网点办理(仅限16周岁以上大陆籍人员办理):

必须本人办理,需凭有效二代身份证原件,未办理杭州二代身份证请提供申请人一寸免冠白底彩照一张。

3、市民卡APP/网站办理(仅限杭州主城区户籍人员或参加杭州主城区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杭大陆籍人员可办理):

(1)市民卡APP:须识别申请人有效二代身份证原件,18周岁以下还可选择上传户口簿原件照片无照片人员还需上传申请人白底彩照一张。

(2)市民卡网站:

个人办理:需上传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无照片人员还需上传申请人白底彩照一张。

单位集体办理:需上传单位介绍信、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申领人员清单。

5. 杭州医疗社保中心电话

1、拨打杭州市社会保险查询电话,获取个人账户余额信息。

2、持本人身份证明、社保卡到杭州市社保经办机构查询账户明细。

3、凭本人医保卡到杭州社保经办机构或医保定点单位查询账户信息。

4、登录“杭州市社会保障网”获取更多社保资讯。

社保卡是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基本功能,可加载金融功能并扩展应用至其他公共服务领域。

6. 杭州医社保要交多少钱

2021年杭州主城区五险一金最低标准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按照3054.95 元做为最低缴费基数,公积金按照2010.00 元做为最低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金额:个人:3054.95×8%=244.40元;单位:3054.95×14%=427.69元。

医疗保险最低缴费金额:个人:3054.95×2%=61.10元;单位:3054.95×10.5%=320.77元。

失业保险最低缴费金额:个人:3054.95×0.5%=15.27元;单位:3054.95×0.5%=15.27元。

工伤保险最低缴费金额:个人:不用交;单位:根据行业确定。

生育保险最低缴费金额:个人:不用交;单位:3054.95×1.2%=36.66元。

住房公积金最低缴费金额:个人:2010×12%=241元;单位:2010×12%=241元。

个人五险一金最低缴费金额=244.4+61.1+15.27+241=561.77元

单位五险一金最低缴费金额=427.69+320.77+15.27+36.66+241+6.11+45.82=1093.32元

7. 杭州社保在哪里缴纳

支付宝社保查询或市民中心也可以查询

8. 杭州医保在哪里交

按照如下步骤,操作就可以。

1.在微信我的页面点击服务,再点击城市服务,进入后点击社保综合。

2.在新页面中点击所在地区的社保缴纳再点击缴纳,在缴费中心点击缴费查询。

3.在新页面中输入需要缴费人的证件号码和姓名点击下一步,核对信息进行缴纳。

希望对你有帮助。

9. 杭州医保缴费怎么网上缴费

2021年杭州社保补缴新政策,杭州个人社保补缴

杭州放宽了外地户籍居民在杭州购房的要求,也有多家媒体跟进证实。不过,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随后回复称,“目前并未作新的调整”。

虽然杭州楼市并未出现放松限购的情况,但近日来,山东菏泽、广州、珠海等城市,均传出楼市调控松动的风声。

而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从近日多城楼市政策微调,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新提法,“因城施策”或成为2019年楼市的关键词。

外地户籍居民在杭州购房政策松动

今日,网上传出有关于杭州购房资格的政策通知,落款为权证部,落款时间为2018年12月21日。

据多家媒体报道称,杭州市外地人购房时的社保条件有所放松,其中,市级社保因换工作原因补缴的,不用提供情况说明和劳务合同,对补缴次数不作要求,但补缴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省级社保补缴不超过3个月的,则还需提供社保补缴单位盖公章的补缴情况说明及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华尔街见闻从杭州市住建局直属单位杭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政策指导处获悉,近期确实有此政策出台,但是还没有具体执行和操作的通知,相关政策可能在元旦前后发布通知。

不过,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随后表示,自去年开始针对确因工作调动而造成社保补缴的,累计不超过三个月,则视为符合购房资格,目前并未作新的调整。

据此前杭州市的购房政策条件,外地户口在杭州购房的,需要3年内有连续缴满2年社保或者个税,补缴不算。

2017年3月2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调整住房限购措施的通知》中明确,外地客户在杭州购房需要三年内连续缴纳24个月个税或社保,且不能补缴个税或社保买房。

2018年年初,杭州又将政策又调整为:由于换工作造成的新单位第一个月或者前三个月的补缴社保,提供补缴单位的情况说明(需盖本单位公章),与补缴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和复印件,社保参保证明原件,可以取得购房资格。

近日多城楼市松绑,“因城施策”或走向台前

最近数日,一些城市纷纷在楼市调控方面有所松动,因城施策的迹象出现。

山东菏泽住建局12月14日发布的一纸通知,打响楼市调控松绑的“第一枪”。

随后,广州住建委也公布了商服类物业去库存利好政策,并将一刀切的住宅限价政策做法调整为价格浮动,使部分楼盘限价可能出现提高。

与此同时,多家媒体报道称,深圳首套房房贷利率下调至基准上浮10%,湖北日报亦称武汉房贷利率亦有下调。还有媒体报道称,珠海金湾、斗门两区购买一套住房,社保条件有所放宽。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因城施策”的说法也明确被政府提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博士表示,此次会议定调“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与2017年定调基本一致,但增加“因城施策”、“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表明确实存在各个城市因为各自状况不同,采取放松或收紧房地产政策的可能。

记者了解到,社保中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用人单位中断,另一种是因个人原因中断。

  要清楚的是,无论职工是否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只要该职工给企业提供了劳动,企业支付了劳动报酬,说明已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该职工就属于参保对象,企业就应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如因用人单位未按时缴纳,导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应缴未缴的,是可以进行补缴的。但是中间会有6个月的等待期,要在办理参保手续并连续缴费满6个月后,职工才能继续享受医保待遇。

  要注意的是,已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及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是不予补缴的。

  如因参保人员个人原因中断参保的,可按规定补缴中断期间职工医保费。在中断期间和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不列入医保开支范围。

  但是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非杭州市主城区户籍的,养老保险中断后,一般不能补缴。杭州市区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中断后,可在次年3月底前补缴上一年度中断月份。如逾期未补缴,则只能补缴当年中断月份。

  工作断档期间要怎么缴纳保险?

  以小唐为例,换工作期间没有单位为她缴纳社保,而导致了中断参保。

  其实,这样的社保中断是可以避免的。

  因为在断档期间,只要她是符合《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及《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主城区实施细则》规定的,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主城区继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等找到新工作后,再由新单位为其继续缴纳社保。

  社保转移应该注意哪些?

  还是以外地姑娘小唐为例,在杭州工作了4年,如果现在要回老家,社保要不要续上,要不要转移?

  答案是当然要续上,务必办转移!

  养老保险的年限是可以累计计算的,积少成多,到了退休年龄,只要缴满15年以上,同样可以领取养老金。因为小唐在杭州已经上了4年的社保,如果回家没有转移社保,而是重新上,那她的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要从头开始算起,这样就不划算了。

  她可以到杭州的社保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再到老家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转移接续手续,再由两地社保经办机构自行联系办结。如果在老家已经有单位,直接交给单位办理就可以了。

  但是,按目前的相关政策,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不办理转移的,要去新的单位重新上。

10. 杭州医疗保险网上怎么缴费

社保卡进行升级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办理,可以自己去线下的指定地点进行人工办理。

网上进行办理:

支付宝办理:点击市民中心,点击社保 选择电子社保卡,点击升级为全国标准卡,输入社保卡密码,升级完成。

线下:

1、办理人或其代办人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身份证复印件及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到社保中心办理换卡手续。

2、社保卡综合服务窗口受理补卡申请后,持卡人或其代理人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障卡工本费(35元),缴费后领取缴费凭据;

3、15-30个工作日之后就可以拿回执单到办理地点进行社保卡的领取了。

11. 杭州基本医疗保险缴费

用人单位参保的方式,采取的是职工本人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的方式参保。职工本人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16%。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方式,多数地方采取的是缴费比例20%的方式参保,个别地区参保也有差异。上海市缴费比例24%,杭州市缴费比例18%。

一些地区还对个体工商户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实行照顾,也按照个人8%,用人单位12%的比例缴费。

②缴费基数

2019年5月,国家在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使用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核定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和上限。

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比原先的城镇非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要低20%以上,能够有效降低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降低中低收入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负担。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60%~300%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上下限中,任意选择缴费基数。山东省2019年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是5449元,因此缴费基数下限是3269元,缴费基数上限则是16,347元,全省统一。

企业职工的缴费基数原则上是要按照上年度应发工资总额的月均值计算的。企业擅自改动缴费基数的行为是属于瞒报社会保险费的违法行为,可能会被依法查处,甚至会被处罚。

缴费比例乘以缴费基数,就是我们需要缴纳的钱数。

山东省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的最低钱数是每月653.88元,最高钱数是每月3269.4元,一年需要7846.56元-39232.8元。这还仅仅是养老保险。

虽然钱数负担很高,但是养老金待遇也是根据缴费基数高低而待遇有差距的。多缴多得,是养老保险待遇的基本原则。

医疗保险缴费

医疗保险缴费,基本上是养老保险的一半左右。2020年,青岛市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以后,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降低为10%(不含生育保险待遇),恰好是养老保险的一半。一年至少需要缴纳3900多元的医疗保险费,相当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10倍。其实,灵活就业人员即使按照高基数缴费不划算,主要是因为医疗保险待遇并不会因为缴费基数高,报销比例会更高。

医疗保险也是有退休的,退休前需要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才可以。青岛市是女同志20年,男同志25年。北京、南京、天津、烟台等很多地区都是这样的标准,重庆、南昌、日照、廊坊等地则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

如果退休缴费年限不足规定年限,青岛市要求医疗保险要按照100%的社平缴费基数一次性补齐剩余月份。这样并不如持续将医疗保险按照60%基数缴费20年或者25年划算。一方面我们会有5~10年额外的医疗保险保障,另一方面还可以按照低基数缴费省钱。

其实,缴纳灵活就业人员保险也是要详细计算的,如果要求划算不注重医疗保障的话,可以只缴养老保险。但是,谁都有住院得病的可能,都不确定住院会花多少钱,谁愿意冒那样的风险呢?所以,只要有条件,还是建议养老、医疗保险一块缴,一直缴纳到退休为止最划算。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