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金 | 医保 | 公积金 | 生育 | 失业金 | 工伤 | 社会保障 | 保险知识 | 医疗保险 | 五险
当前位置:首页保障公积金

成都社保能补缴吗,成都社保能补缴吗现在

2025-01-21 09:05:08

1. 成都社保能补缴吗现在

四川有一次补缴社保吗?

应该是没有的,为什么呢?

因为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社保必须要逐年逐月缴纳才行,而且缴纳社保的年限必须要缴费满15年,男同志缴费满15年,年满60周岁,女同志缴费满15年,年满50周岁才可以办理退休的,所以说四川没有一次补缴社保的。

2. 成都社保能补缴吗现在怎么交

1、可以补交。对曾经在单位参保过,后因多种原因离开单位,导致缴费中断,现新单位已经给予参保并要求申请办理补缴手续,应提供材料:(1)《参保职工申请政策性补缴养老保险费审批表》(一式四份);(2)个人养老手册,办结时限,随到随办;

2.补缴金额=补缴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应补年度缴费工资基数%应补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比例*补缴系数。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这里的用人单位不光是字面意思,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出现社保断缴的话,滞纳金也就需要个人这个“小单位”缴纳。如果是自由职业者自己缴纳社保,一定要计算好缴纳年限,不然滞纳金时间拖得长一些,说不定比社保保费还要多……

3.由单位经办到市社保中心办理;

3. 成都市可以补缴以前的社保吗

可以的,当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选择退休了,而医保还没有交满年限,是可以选择一次性补交的也可以选择年交,只是看自己怎么方便怎么交吧?

4. 成都可以补缴社保吗

职工社保补缴规定

根据成都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规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如需享受养老保险必须累计缴费达到最低年龄,如果没有达到最低年龄可以申请补缴。具体补缴规定如下:

1、2011年7月1日之前初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若缴费未达到15年,可按月缴费5年后,一次性缴纳剩下的费用。

2、2011年7月1日之后初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若缴费未达到15年,应继续按月缴费至满15年后,可以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

3、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一次性补缴。一次性补缴确有困难的,应制定补缴计划,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备案,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4、政府批准停产整顿的企业,暂时无力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缓缴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部分,缓缴期满应及时补缴。

5. 成都市的社保可以补交吗

断交几年的话就不能补交了,只能重新计算缴费年限。

根据相关规定,成都社保补缴可以补3个月,因为成都基本医疗保险不能断交4个月,如果断交超过4个月就不能补缴了。

成都社保如果是因为单位原因导致的断交,参保人可以因为单位给予补缴,不过,成都社保补缴最多可以一次性补缴3个月,只能补缴之前的3个月的社保。

如果参保人是参加的灵活就业社保,只是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因为个人原因导致社保中断,最多可以一次性补缴一年的养老保险费用。

6. 成都社保能补缴吗现在怎么办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

成都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到60周岁时可一次性缴费满15年后领取养老金。年满60周岁后户籍从市域外迁入本市的,须满三年才能办理初次参保,一次性缴费满15年后领取养老金。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

1.在2011年7月1日之前(社保法实施前)初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延长缴费5年,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缴费满15年后领取养老金;

2.在2011年7月1日之后(社保法实施后)初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应继续按月缴费满15年后领取养老金。

7. 成都社保可不可以补缴

成都社保每年几本上都是7月调整。2022年调整方案已经于28号下午正时出台:定额调整38元,挂钩调整15年的每年涨0.6元,16年以上的每年涨1.7元,2021年自己的养老金再上涨1.1%。还有倾向调整:老龄70至79上涨30元,80至89,90以上更多。还有边远地区都分别针对性上涨。1到7月补发已到账

8. 成都能不能补交社保

第一步,打开微信,点击我的,打开支付,找到城市服务。

第二步,在城市服务中,找到社保服务功能

第三步,选择成都当地的社保缴费通道,点击选择补缴。

第四步,根据提示,输入相关信息,完成支付就可以补缴了。

特别提醒,一定要输入正确的信息,最后一步要看清楚是否缴费成功。

9. 成都市社保能补交吗

一、补缴条件:

1、以个人名义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从1998年1月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2、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以个人身份继续参加养老保险的可以补缴单位及个人1992年1月后曾经参保以来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补缴流程:

1、本人身份证、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相关证明。

2、报城镇个人缴交社会保险费申报表,在大厅办理缴费。

3、在确无能力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城镇用人单位中就业、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人员,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后,可按个人参保办法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但不得由个人补缴以往基本养老保险欠费;如需补缴,由单位填报补缴社会保险费申报表、补缴社会保险费明细表各一式三份,以单位名义补缴。

4、在1998年前应缴养老保险费而从未缴纳的从业人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提供合法的证明材料(档案、劳动合同等)审批后,均可办理补缴手续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本金及利息。

三、补缴社保新政策

1、超过期限需补缴滞纳金和利息

社保断缴超过一定的时间期限,是需要缴纳滞纳金和利息的,按照现行规定,公司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自欠缴之日起至用人单位申报补缴成功的前一日止,每天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滞纳金计算公式:每月应缴社会保险费×欠缴天数×万分之五=滞纳金。当然,在实际执行中,滞纳金一般都针对参保单位未按时缴费来收取的,个体参保的一般没有征收滞纳金,但是,如果个人参保人跨年度欠费,那就必须补缴滞纳金。

2、45之前没有缴纳记录的不允许一次性补缴

2018年1月1日以后达到60周岁,且未参保缴费的居民,不再发放老年人生活补助,年满45岁周岁不满60周,岁且未参保缴费的居民,不再允许一次性趸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即意味着在45岁之前,必须有社保缴纳记录,否则是不允许一次性补缴的。

3、三类人可进行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

本地户籍,并在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青;

本地户籍,曾经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的大龄人员(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60周岁);

本地城镇户籍,曾经与国有企业或县级、镇级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并已在2010年12月31日前达到退休年龄。

规定如想进行补缴的可以到社会保障大厅进行相应的办理。还对我国今年的社会保险做详细的解释,规定有过国企工作经验或工作收入的人群,可以一次性补缴这类保险,来享受这一保险福利待遇的发放。

10. 成都社保能补去年的吗

四川社保补缴新政策的主要内容:

依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四川省的用人单位(含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参保人员)应如实申报并足额缴纳2017年度社会保险费,时间截至2018年3月31日,逾期未交的,需要交纳利息之外,还需要交纳一定的滞纳金;

成都社保中断的影响有哪些

1、生育保险:欠费2个月以上;

2、医疗保险:欠费4个月以上;

上述两种情况均为中断,中断后不能补缴,并且会影响生育保险待遇及住院医疗费报销,所以,不论是灵活就业还是单位交纳,最好是补交上。

社保的缴纳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个人自行办理:如果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自由职业者以及个体工商户,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自行办理,需要参保人到户籍所在地的社保部门办理社保登记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只能缴纳养老和医疗两大险种,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

2、通过单位缴纳: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会通过代扣、代缴的方式,所以职工个人是不需要担心的。

那么针对以上两种社保缴纳情况,当遇到社保断缴时,可以采取这三种方法补缴:

社保局自缴:对于本地人来说,是可以直接到社保局去办理的,可以交城镇职工社保,也可以交城镇居民社保。

后续补缴: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年限都是可以累计的,如果断缴了只要后面补缴够年限就可以。所以我们也可以选择在今后的某个时间补缴,建议最好在退休前补交满15年。

中介代缴:选择一个合适的社保代理机构代为缴纳,是最直接最省心的补救办法,但缴纳的数额会高,我们需要支付的费用不仅有社保必须的费用,还有社保代理机构的服务费。

当然,如果遇到到了退休年龄还是不够最低缴费年限的情况,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养老保险延期缴费,如果是外地户籍则需要缴够10年才能办理延期缴费。

社保补缴多少钱?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补缴只需把原本要缴纳的费用补齐就可以了。那你就错了,补缴还要加收利息和滞纳金的。

根据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对用人单位新发生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自欠缴之日起至用人单位申报补缴成功的前一日止,根据其欠缴金额分险种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即补缴日期为2011年7月(包含)之后的保险费时,按照补缴金额分险种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划算成年利率就是18.25%,已经是相当高的了。

此外,补缴养老保险,除了需要补缴所欠本金,还要补缴欠缴本金在欠缴期间的利息。过去数年养老金个人账户利息在2%-3%之间,2016年之后提升到8%以上。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