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医保定点医院

屯溪社保五险金额,社保五险个人缴纳多少

2025-01-01 09:33:07

1. 社保五险个人缴纳多少

社保缴费基数什么意思怎么算

社保缴费基数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按比例进行缴纳社保,一般费的比例是按百分之60到百分之300,社保可以由用人单位缴纳也可以个人进行缴纳,但基数不同所得到的保障金额也会不一样。例如,社会平均工资是2000元,缴纳基数就是1200元——6000元之间。

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的关系体现在社保缴费基数的计算方法上。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社保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社保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社保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通俗的说就是,当你的工资低于社保下限基数,按下限基数缴纳。如高于下限,按实际去年全年平均工资缴纳。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2. 社保五险个人缴纳多少年

实际缴费年限:按照政策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后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称为实际缴费年限。对于因某种原因单位或个人不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视为欠费。欠缴月份无论全额还是部分欠缴均暂不记入个人账户,待单位或个人按规定补齐欠缴金额后方可补记个人账户。职工所在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期间,职工个人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所足额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并计算为职工实际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有关社会保险费的累计年限,是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依据之一。它不同于连续工龄,但二者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承袭关系。

3. 社保五险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

2021年职工社保一个月需要交1253元左右,自费社保一年需要交15036元左右,个人交灵活就业的社保的话,每月总共:948.73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为280-29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为300-6000元不等,社保费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调整。

4. 社保五险个人缴纳多少比例

五险缴纳比例的基数,是员工的工资总额。其中单位的缴费比例是养老保险缴20%,医疗保险缴10%,失业保险缴2%,生育保险缴0.8%,工伤保险缴0.5%,而个人的缴纳比例是养老保险缴8%,医疗保险缴2%,失业保险缴1%,以及公积金缴10%。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5. 社保五险个人交多少

一个月6500元,五险一金个人需要交多少是这样规定的,一般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般养老保险个人要承担8%,医疗保险个人要承担2%,失业保险个人要承担0.5%,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般个人不承担,所以你每个月大约要承担10.5%左右,也就是说你每个月要交680多元。

6. 五险个人要缴纳多少

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是1500元左右,包括个人和单位缴纳的。

  公积金缴纳:

  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总额×缴存比例,(注:个人缴存比例和单位缴存比例分别与月平均工资总额相乘,其积相加。)

  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随工资总额而变动。

  五险一金计算公式: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税项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社保缴纳比例大致如下(以北京市为例):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21%,个人缴纳比例8%;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0%,个人缴纳比例2%;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2%,个人缴纳比例1%;

  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个人不用缴费;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8%,个人不用缴费。

  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额,以此来计算本年度的缴存额。早在2005年1月,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应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两倍或三倍。

7. 社保五险个人缴纳多少钱

2020个人社保缴费标准表如下:

1、社保缴费基数

(1)养老保险:3613元-26541元(职工);4713元-26541元(机关单位)

(2)医疗保险:5360元-29732元

(3)失业保险:3613元-26541元

(4)工伤保险:4713元-26541元

2、社保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单位16%,个人8%

(2)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3元

(3)生育保险:单位0.8%,个人不缴

(4)失业保险:单位0.8%,个人(城镇户籍)0.2%,个人(农村户籍)不缴

(5)工伤保险:单位0.2%-1.9%,个人不缴

其中单位根据行业费率一类至八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为0.2%、0.4%、0.7%、0.9%、1.1%、1.3%、1.6%、1.9%。

8. 职工五险个人交多少

单位给职工缴纳的“五险二金”,满满的都是福利。能算清楚有多少吗?

我是在编的公办中小学教师,我们单位为了彻底解决职工的各种各样的后顾之忧,给我们缴纳了单位能想到的各种保险以及住房、养老方面的保障。

具体的包括六种保险和两个基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大病救助保险;住房公积金和职业年金。

各种各样的保险和基金是如何缴费的呢?

它们都有一个缴费基数,那就是个人的应发工资,也叫总工资。

具体的缴费情况是: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缴费基数的8%,单位缴纳12%。

职业年金,个人缴纳4%,单位缴纳8%。

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12%,单位缴纳12%。

而“五险”的缴费是,单位缴纳总保险金(实缴金额)的三分之二,个人缴纳三分之一。请看下图:

例如,上图中,基本医疗保险的实缴金额是498元/月,这里面的三分之一即169元是从个人工资中扣除的,打入个人的社会保障卡上,可以用于平时小病的开支,在医药公司门市部即可消费出去。而329元就是单位给工作人员缴纳的资金。它属于统筹资金,不能用于平时的支出。其他各种保险情况和这个一致。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缴纳的比例相同外,其余的每一项,单位缴纳的都比个人缴纳的数额要多得多!

当我们老了,或者有病了,也或者没有房子住了等等的时候,这么多的保险和基金,完全可以解决我们需要解决的这些方面的很大的问题。我们还要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这就是单位给予职工的福利!其作用是无法估算和计量的。

所以说,无论是住房,还是医疗,或者是养老及各种各样的保险,都给我们解决了。让我们不再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安心心的工作!

那么,单位给我们缴纳的各种费用即福利,谁能够计算清楚呢?

9. 社保五险缴费比例是多少

五险指的是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目前青海省的规定是养老保险:单位职工基数是工资总额,单位缴纳比例为20%,个人8%。自由职业者为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选择缴费。

医疗保险:单位6%,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0.5%,个人0.5%。

工伤保险:根据行业确定,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0.4%,个人不缴费。住房公积金单位12%,个人10%。

10. 社保五险个人交多少钱

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讲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简称“五险”,还有住房公积金,简称“一金”

至于五险一金多少钱一年,这个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地方的缴纳比例也是不同的。

南京市具体的社保构成比例为: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

以上,这么算下来,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21%+9%+2%+0.5%+0.8%+8%=41.3%。你自己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8%+2%+1%+8%=19%

单位缴纳的比例和你缴纳的比例应该为413:190,这就是说如果你每个月为自己的社保缴纳了190块钱,那么单位会往你的社保帐户上打进去413块钱,每个月你的社保帐户上增加的钱就应该是413+190=603块钱。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