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医保缴费

嘉兴社保异地就医,嘉兴医保异地就医

2024-10-16 09:06:21

1. 嘉兴医保异地就医

可以,上海医保卡可以在开通异地就医的城市使用。上海市已与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宁波和安吉,江苏镇江、常州、南通、扬州和大丰,安徽马鞍山和河南洛阳等12个城市开通异地就医委托报销服务。上海市民可持医保卡在上述省份指定医院刷卡就医。

 为了防止在外地就医住院,外出前一定要填写两张表:《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居住就医申报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探亲(出差)申报表》然后到到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备案。

2. 嘉兴医保异地就医 没有备案怎么报销

2022年1月1日起,我市将进一步优化跨省异地就医先备案后结算方式,对于出差、旅游、探亲等临时外出期间异地就医的参保人员,不备案也可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一起了解下相关内容!

我市自2010年起就逐步探索开展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不仅方便了长住外地和转外就医人员的医疗费结算,也有效减轻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购药的资金垫付压力,越来越多的参保人员已享受到这项政策带来的便利。在嘉兴同样的。

3. 嘉兴医保异地就医备案流程

2018年9月28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上海签订合作协议,宣布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正式开通,再也不用为了报销来回奔波了。

首批纳入结算范围的包括上海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大院名院”在内的“三省一市”医院近40家,其中上海15家、嘉兴市4家,分别为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院和嘉善第一人民医院。结算开通后,嘉兴市本级和嘉善县的参保人员办理好备案手续后,在上海上述医院可直接刷卡结算门诊医疗费用,这也标志着继去年实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后,嘉兴与上海医保实时结算“一卡通”已全面实现。

4. 嘉兴医保异地就医报销比例

上海若有城保退休人员就医关系转移到外省市,在享受城保待遇期间,若在当地医保定点医院发生门急诊及住院医疗费用,可以在收据开具之日起的6个月内,携带相关材料至上海各区县医保事务中心申请审核报销,报销待遇比例参照上海的医保待遇规定执行。

目前上海市已和以下城市开通异地互通报销操作。如杭州、镇江、南通、常州、马鞍山、洛阳、宁波、扬州、大丰、贵阳、湖州、西宁、连云港、嘉兴、安吉、梅山。

上海市城保在职人员在外地出差期间,在当地医保定点医院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乡卫生院以上的医院就医,发生的符合基本医保规定的急诊(包括急诊住院)医疗费用可由参保人现金垫付,事后可到邻近区县医保事务中心或街道医保服务点(代办)申请报销(在医院开具医疗费收据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申请)。报销时,应当携带本人身份证、社保卡或医保卡、医疗费原始收据、相关病史资料及复印件(住院需要出院小结及复印件和医疗费清单及复印件)。

5. 嘉兴医保异地就医备案

如下

手机操作流程:

1、打开微信搜索小程序;

2、直接在搜索框里面输入“异地就医备案”进行搜索;

3、点击下方出现的“异地就医备案”;

4、进入后点击首页的“异地就医备案申请”;

5、选择自己的参保地、就医地等信息,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6、按照页面要求完善个人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名确认,点击“提交备案”,就顺利完成了。

6. 嘉兴医保异地就医报销

可以直接报销,直接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在出院时系统会自动结算报销费用。跨省异地就医,就需要用社保卡在参保地社保机构登记异地就医,再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出示社保卡,医院如果开通了异地就医快速结算,费用会直接由系统报销。没有开通该服务,需要那费用发票去社保局报销。

7. 嘉兴医保异地就医备案电话

嘉兴医保报销时,市民需要携带齐全的材料去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申请,材料审核后予以医保报销。报销材料:

  1、收据原件;

  2、住院费用结算单;

  3、出院诊断证明;

  4、留观证明或死亡证明复印件;

  5、药品、检查及治疗费用明细、急诊留观需盖有“急诊章”的医疗保险处方或急诊科急诊处方;

  6、社会保障卡、《市医疗保险手册》;

  7、医院全额结账证明和单位情况说明。

  3、参保人在备案医疗机构就医发生了住院医疗费用,并先行支付现金,且保存有关单据和资料。

  报销程序:

  1、办理人提交报销单据等材料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受理;

  2、受理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医保中心当日完成审核,结算,支付工作;

  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审查材料并批准申请,申请人;领取《社会医疗保险医疗费报销单》后,予以报销。

8. 嘉兴医保卡异地就医

上海医保卡可以在开通异地就医的城市使用。上海市已与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宁波和安吉,江苏镇江、常州、南通、扬州和大丰,安徽马鞍山和河南洛阳等12个城市开通异地就医委托报销服务。上海市民可持医保卡在上述省份指定医院刷卡就医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