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医疗知识

社保养老金黄石,黄石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2025-01-19 13:42:52

1. 黄石养老保险缴费标准2020年

2020黄石市的最低生活费标准具体如下:城乡低保标准:黄石城区和大冶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650元/月不变,阳新县600元/月不变。 农村低保标准:黄石城区和大冶市农村低保标准为6000元/年不变,阳新县由人均5580元/年调整为5700元/年。

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黄石城区和大冶市为1300元/月不变,阳新县为1200元/月不变。

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黄石城区和大冶市为12000元/年不变,阳新县由7800元/ 年调整为10200元/年。

2. 2019黄石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标准

1、待遇不同养老保险交15年的待遇没有交20年得待遇好。因为缴费时间越长所享受的待遇越好。

2、资金累计度不同缴纳20年个人帐户资金积累的多。以后领取的钱是个人帐户是按照个人帐户里的资金和统筹资金的基数进行计算。

3、利息计算方式不同(1)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2)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3. 黄石2020五险缴费标准

2020年9月至12月

4. 黄石市2021年养老金怎么加

6月18日湖北省人社厅公布了2021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根据人社部和财政部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为在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要求办理退休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4.49%。略低于人社部规定的4.5%上限。此次调整将惠及全省600多万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并要求于7月1日前补发到账。

  具体调整细则如下:

  一、定额调整

  湖北省今年定额调整部分,跟去年比有很大的差别,去年是分35元、40元、45元三个档次,而今年是一视同仁,统一增加37元。

  虽然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有一部分人会更喜欢今年的调整方法,因为定额调整本来就是同一个地区上涨同样的金额,这也真正体现了社保的“公平”原则。

  二、挂钩调整

  湖北省今年挂钩调整部分跟往年一样,还是采取养老金、缴费年限双挂钩的形式。

  与缴费年限挂钩:

  这部分的调整跟去年保持一致,都是缴费年限每满1年,养老金每月增加2元。

  与养老金水平挂钩:

  以2020年12月份的养老金为基数,按比例增加1.2%,对比去年的调整,下降了0.4%。

  三、倾斜调整

  湖北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主要是对4类人群进行倾斜补助:

  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人员。

  ① 高龄老人

  70(含)~80(不含)岁,每人每月增加40元;80(含)以上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60元。

  ② 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

  这类人群,每人每月可以增加15元。

  ③ 企业退休军转干部

  这类人群,养老金可以补齐到所在市(州)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

  ④ 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人员

  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享受供给制的人员,可以增加30元;

  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享受薪金制的人员,可以增加25元;

  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可以增加20元;

  符合劳动社部发{2002}9号文件规定的原工商业者,可以增加10元。

5. 黄石养老保险缴费标准2021年

黄石市2021年度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标准已出台。有哪几个档次?每月需要交多少?缴费方式有哪些?

黄石市2021年度(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继续按2020年度标准执行,月标准为5250元,缴费基数下限为2880元,缴费基数上限为15750元。

(一)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

参加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身份参保人员,未达到医疗保险规定缴费年限的个人身份参保退休人员,按我市2019社保年度缴费基数标准(4800元)的70%(3360元)执行。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按我市2021社保年度缴费基数标准(5250元)的70%(3675元)执行。

(三)缴费方式

1.新参保人员

首次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可携带本人第二代身份证(18位)和1寸彩照1张,到黄石市民之家一楼社保服务区A3至A8号窗口办理新参保,开具缴费单后再到城区代征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湖北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黄石农商行等银行营业网点)缴纳社保费。

2.续保人员

原已在黄石市本级参保缴费人员,缴纳2021年7月至2022年6年期间基本养老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的,无需打印核定单,可直接携带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或上次缴费单,在城区代征银行选择缴费时间、缴费档次进行实时缴费。

(四)缴费时间

从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均可缴费。可采取按月、季、半年或一年的期限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6. 黄石养老保险缴费标准2020年查询

黄石城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现行月人均420元调整为48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现行年人均2800元调整为3300元,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的标准维持不变;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由现行家庭月人均760元调整为880元

7. 黄石社保缴费基数2020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湖北省一个老工业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黄石市常住人口为246.91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9761人,常住人口数量在湖北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1,是湖北省少数几个人口正增长的市州之一。

黄石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人占51.89%,女性人口为人占48.11%,男女人口比例差距略大,但仍处于合理区间内;60岁及以上人口为42011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02%,是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市州。总体来看,黄石的整体人口结构还是非常不错的,是湖北省人口结构最好的市州之一。

黄石市总面积4583平方千米,下辖4个市辖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1个县(阳新县)、1个县级市(大冶市)共计6个县级行政区,另设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以下为黄石各区县的分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

阳新县常住人口为90.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44万人,县域面积2780平方千米,是黄石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县,但是阳新县的经济体量却比较一般,2020年全县GDP为281.82亿元,低于大冶市、下陆区。

从实际情况来看,阳新县虽然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但是未来的潜力十分可观,除了人口的流入之外,阳新县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全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有14.47%,是黄石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区县,即使在湖北省内也极为不错,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上良好的人口结构,都是阳新县未来发展的极大利好。

大冶市常住人口为87.1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85万人,2020年GDP总量高达650亿元,是黄石市唯一GDP超过500亿元的区县,也是湖北省排名前列的经济强县,长期位列中国百强县,未来仍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大冶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6.29%,人口结构也十分“年轻”,但是男女人口比例差距悬殊,男性人口比例为52.92%,女性人口比例为47.08%,大冶市人口性别比高达112.4,是黄石市男性比例最高、女性人口比例最低的区县,早已超出合理区间,人口结构略显畸形,不过这倒是也符合大冶市工业城市的城市属性。

黄石港区常住人口为24.16万人,下陆区常住人口为21.52万人,西塞山区常住人口为19.7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黄石港区增加1.73万人,下陆区增加3.86万人,西塞山区减少3.65万人。这三个市辖区面积均比较小,人口数量较为相近,但下陆区的经济实力远超其他两区,而且下陆区的人口结构远优于其他两区。黄石港区是黄石市唯一男少女多的区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0.58%,西塞山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4.36%,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偏高,两区的整体人口结构均不理想。

铁山区常住人口为4.19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1.54万人,是黄石市常住人口最少的区县,也是经济实力最弱的区县,2019年全区GDP为175.4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铁山区虽然人少,但是人口老龄化程度却非常高,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7.49%,是黄石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县,如此至少的人口,如此之高的老龄化,铁山区的未来必定不会美好。

黄石6个区县中,有2个区县常住人口超过80万人,3个区县常住人口介于10—30万人,1个区县常住人口低于10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阳新县、下陆区、黄石港区常住人口呈正增长,大冶市、西塞山区、铁山区常住人口呈负增长,黄石市的人口整体略有增加。

8. 黄石2020年社保缴费标准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26541元,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5308.2元,月缴纳失业保险费265.41元。

2.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下限3613元,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722.6元,月缴纳失业保险费36.13元。

3.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人员,按照下限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216.78元、失业保险费7.23元。

9. 黄石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农村每个公民最低标准为每人300元。

10. 黄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9年新政策

1.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领取条件:独生子女父母自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至子女满14周岁,每月可领取保健费。

领取标准为:每月不低于10元,或者一次性不低于1500元。

2.退休一次性补助金

领取条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退休以后,可以领取计划生育奖励金。

3.养老保险

领取条件:农村居民或者城镇无业居民、丧失劳动能力且子女赡养有困难的。

领取标准:按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提供养老保险。

4.一次性奖励。

领取条件:农村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父母。

领取标准:暂未公布。

5.奖励扶助金

领取条件: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

领取标准:暂未公布。

6.特别扶助金

领取条件:独生子女死亡或者伤残的计划生育家庭。

领取标准:暂未公布。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