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医保政策

社保和交税单位不一致,社保和税不一致问题

2024-07-03 11:43:17

1. 社保和税不一致问题

社保打印出来的金额, 和缴纳的金额,有可能不一样. 比如代缴, 有些分摊费用也会加进去, 但是这个费用不会在社保明细里面显示的.

(一)如果您表述的是单位社保扣款,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发生,请具体核实.

(二)如果您表述的是参保人员工资表上的社保扣款,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因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除个人缴费部分,还有单位缴费部分,单位缴费部分在您的工资表上是不体现的,在银行划款时,将单位缴费与个人缴费合计一并划至当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因此造成银行扣款数要大于您工资表上的社保扣款数.

2. 税与社保怎么样匹配一致

个税申报的人数和社保的人数不一定要一致。

现行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如果公司有25个人,其中有三个人的工资超过3500,那么这三个人的工资就要交个税。

而公司有25个人,如果有2个是刚招进来的,有三个月实习期,那么这三个月可以先不交社保,剩下的23个正式员工在签署了劳动合同之后都要缴纳社保。

3. 社保和缴税不一致

  企业交社保与缴税有直接关系,交缴社保可以合理降低纳税总额。  社会保险缴费分为单位负担部分和职工个人负担部分两部分构成:单位负担部分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计入“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科目;个人负担部分,要算到工资总额中,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4. 社保缴纳不一样

不需要,你的社保到新公司以后直接续交和以前的连续上就行,你以前公司基数低现在公司基数高,这样对你更有利,今后你的养老金、医疗金都多。

再有你是从低基数到高基数所以续交对接就行,如果从高基数到底基数,就要到社保部门办理一个退费,把以前你高基数的自交一部分退还给个人。

5. 个税和社保不一致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税务部门会对一处取得报酬的工资总额进行汇总,然后进行纳税处理,但是如果你在两处及以上取得工资收入,就有可能出现大的遗漏现象,如果现在不及时处理,将来就有可能出现偷税漏税的问题,处理会很严重。

出现这样的问题必须进行手工早报,将两处的工资和纳税情况进行汇总并在网上进行个人申报,所以重新申报以后会出现补缴税款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你说的补缴税款比较多的情况呢?

因为纳税的基数和档次有了较大的变化,比如你原来在两处有工资收入,两处分别纳税,纳税的档次就会被降低,适用的税率会下降。

2019年新个税政策调整之后,目前我国的个税税率表如下:

根据最新的个税政策表,你以前在两个公司纳税时,如果我们忽略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继续教育、赡养老人、租房、房贷利息等专项附加的扣除,按照规定扣除了相关费用后用户的综合收入超过5000元的就需要缴纳个税,当你两个地方月收入各15000时,你每个月的的收入适用的是10%和20%的税率,但是如果合并以后,你的月收入就达到了30000元,你适用的税率就是10%、20%和25%的税率,所以,你的整体纳税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你说能不能向税务部门做说明而不补税?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合并报表以后你应该纳的税会多了很多,这是你应该缴纳的。税务部门不会同意给你减免,不对你处罚就不错了。建议老老实实地纳税吧。

6. 社保和税不一致问题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与社保的关系是:

1、缴纳社保的人也要进行个税的纳税申报;

2、社保的缴纳依据和个税的缴纳依据相同,都是工资;

3、五证合一后,社保与个税的相关信息会交叉稽核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安全,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保又被称为“五险一金”,所谓五险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生育保险,“一金”则指住房公积金。 社保费用(以私营企业为例) 以最低档社保为例,其中养老保险需要缴纳28%;医疗保险为12%;失业保险为1%生育保险为0.8%;工伤保险为0.3%,因此最低档社保总缴金额为收入的66.1%,当然,社保也不是硬性规定需要全部购买这六项,而可以选择性购买,比如只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则只需要缴纳40%。 当然,社保并不是由个人全部缴纳。其中个人只需缴纳总社保金额的20%,因此个人只需缴纳收入的13.2%。剩下的80%则由企业缴纳。

以4000元收入为例,需要缴纳的社保总额为2644元,其中个人缴纳的部分则为528,剩下的2116元。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今最低纳税为3500元,那么世纪工资达到3500是否就达到纳税条件呢?其实并不是,而是以扣除社保金额后的数目为标准,以4000元工资为例,其扣除社保后的实际收入只有1366元,远远没有达到纳税条件,因此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