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医保缴费

上海社保平均基数,上海平均社保基数

2025-04-09 08:49:09

1. 上海2018年平均社保基数

答;根据新政策,按照过渡办法缴费的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2012年社保缴费比例按以下办法确定。

养老保险: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17%,个人缴费比例为5%;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19%,个人缴费比例为8%;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22%,个人缴费比例为8%。

医疗保险: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7%,个人缴费比例为1%;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9%,个人缴费比例为2%;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单位缴费比例为12%,个人缴费比例为2%。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按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相关规定执行。

2011年6月仍在缴费的小城镇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及其本市户籍的从业人员,2011年7月起停止在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转为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在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间,缴费基数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比例逐步过渡。

按照过渡办法缴费的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缴费基数确定具体办法为:个人缴费基数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比如,2010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896元,根据过渡期规定,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按照过渡办法缴费的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个人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即2338元。

2. 上海市平均社保基数2018

2013年:上限14076元,下限2815元;2014年:上限15108元,下限3022元;2015年:上限16353元,下限3271元;2016年:上限17817元,下限3563元;2017年:上限19512元,下限3902元。2017年到2018年。上限: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即19512元;下限: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即3902元。

3. 2018年上海平均社保缴费基数公布

灵活就业的人员每个月养老保险加上医保,最少扣2122元;在职人员的相对压力比较小,养老、医保和失业保险最少扣628元。

灵活就业的人员每个月养老保险加上医保,最少扣2122元;在职人员相对压力比较小,养老、医保和失业保险最少扣628元。

4. 上海今年平均社保基数

上海社保缴费基数是9339元/月,上限为28017元/月,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4927元/月。其中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0%;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例为11%。

希望以上相关的内容可以帮助大家解答心中的疑惑,谢谢。

5. 上海2018年平均社保基数是多少

一、2018上海社保最低基数4279公司缴费金额如下:

养老保险:4279*20%=855.8;

医疗保险:4279*9.5%=406.51;

失业保险:4279*0.5%=21.4;

生育保险:4279*1%=42.79;

工伤保险:4279*(0.2%~1.9%)=8.56~81.3。一共在1335.05~1407.79之间。

二、2018上海社保最低基数4279个人缴费金额如下:

养老保险:4279*8%=342.32;

医疗保险:4279*2%=85.58;

失业保险:4279*0.2%=8.56;

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个人不交。一共是436.46。

三、缴费标准如下:

1、机关、事业、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

养老保险:单位交20%,个人交8%;

医疗保险:单位交9.5%,个人交2%;0.2

失业保险:单位交0.5%,个人交0.2%;

生育保险:单位交1%,个人不交;

工伤保险:单位交0.2-1.9%,个人不交。

2、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养老保险:个体业主缴付20%,个人(包括业主)缴付8%;

医疗保险:个体业主缴付9.5%,个人(包括业主)缴付2%;

失业保险:个体业主缴付0.5%,个人(包括业主)缴付0.2%;

生育保险:个体业主缴付1%;

工伤保险:个体业主缴付0.2-1.9%。

3、灵活就业人员(含非全日制从业人员):

养老保险:缴付28%;

医疗保险:缴付11.5%;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不交。

扩展资料:

上海市人社局发布2018年度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自2018年4月1日起,上海市2018年度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调整为21396元和4279元。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每年7月,参保单位须到办理参保登记的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或区社会保险所(以下统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下一结算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参保单位申报的缴费基数,须经参保职工本人签名或采用公示的方法确认。

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

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计算依据。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后,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职工缴费基数越高,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而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将直接降低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水平

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参考资料:上海人社局-2018年度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

6. 上海平均社保基数2017

上海社保养老金缴基数17000元是一个平均数的水平。因为,根据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规定的缴纳社保费规定,是按照当时当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的28%或者是20%交社保费,目前看,社会平均工资20%是12000元,28%是16800元,如果是单位职工17000元是基本标准数。

7. 2018年上海市社保基数

根据2017年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7132元计算。最高不超过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最低为2017年度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的额60%计算。2018年上海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调整为:2018年4月1日起,上海市2018年度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调整为21396元和4279元。(2017年上海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19512元,下限为3902元)

8. 上海市2018年社保基数

各省市规定的缴费比例,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会轻易变动,每一年都是按照这样的一个固定的缴费比例来缴纳社保费,比如北京在职职工社保缴费比例:

缴费基数

而缴费基数,每年都会调整一次,这就是造成大家社保费每年都会变化的主要原因。

社保的缴费基数主要是根据上一年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月工资来确定,职工社保最低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能高过社会平均工资的300%;

对于在职职工而言,一般是以职工的当月工资为缴费基数,而大多数公司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会以最低缴费基数给员工缴纳社保费,也就是说,只要社会平均工资涨了,社保最低缴费也会跟着上涨。我们以上海为例,2018年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调整为上限21396元和下限4279元,2019年度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调整为23496元和4699元,社保缴费基数涨幅比例为8.9%。

同样地,对于自费交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而言,缴费比例每年也是固定不变的,缴纳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在10%左右,灵活就业社保也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等确定缴费档次的;所以在社保缴费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社保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的变化在不断的上涨,最终才影响我们自己交社保的社保费年年上涨。

9. 上海2017年平均社保基数是多少

2018上海社保缴费基数标准是根据2017年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不超过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最低为2017年度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的额60%计算。市人社局29日发布2018年度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自2018年4月1日起,本市2018年度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调整为21396元和4279元。

10. 17年上海社保基数平均

如下

如果缴费档次相同的情况下,缴纳17年的养老保险,相比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退休后的养老金基本上差别不大。毕竟缴费基数相同,缴纳年限只相差两年,养老金也不会多多少。举个例子,如果缴纳满15年养老保险的人退休,每月可以领取1000元的养老金,那么缴纳17年的退休人员,每月也就可以领取1100元左右的养老金。如果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甚至有可能领取不到1100元。如果缴纳的档次不同,那就要另当别论了。比如,按照60%档次缴纳养老保险,缴纳15年后退休,每月可以领取1000元养老金。另一个参保人员,按照100%档次缴纳养老保险,缴纳17年后退休,每月养老金可能回到1500元。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