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境况下,多年不变的退休年龄与日益扩大的养老金缺口,造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失衡。截至2010年底,养老金缺口达1.7万亿元。 日前,人社部在集中答复网友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该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在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境况下,多年不变的退休年龄与日益扩大的养老金缺口,造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失衡。截至2010年底,养老金缺口达1.7万亿元。《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显示,近半数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政府部门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实行弹性延迟政策,无疑有助于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逐步实现收支平衡。 这一有利于养老保险平稳运行的政策,客观上会使一部分人利益受到缩减,产生公共政策调整过程中的利益配置公平性问题。每个人对调整公共政策的敏感态度都源自利益的衡量,估算自己究竟是从中受益还是受损。正因为如此,"弹性延迟"需要公众广泛而深入地讨论,让利益相关者能够充分参与到公共决策的民主程序中。人社部披露政策调整建议的信息,或许也是借此推动民众讨论,增进社会共识,为科学决策提供民意基础。 人们对"弹性迟延"的争论焦点,集中于是否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宜以推迟退休年龄为前提,否则退休后不领养老金还要缴费,不同阶层人群因此受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会加深一般职工的不公平感。生活中,推迟退休年龄比较符合社会优势阶层的愿望,他们可能成为政策的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