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社保抚养比计算公式,抚养费计算公式

2024-02-16 08:38:15

1. 抚养费计算公式

不算多

抚养费是根据支付一方收入情况而定,一千元并不算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 抚养费怎么算按什么标准算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若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标准给付,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但不可超过百分之五十。如果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额可以参考其年收入,比例同上。总的来说,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取决于父母的负担能力、当地生活水平、子女数量等,每个案件的情况不同,抚养费数额也不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7、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3. 社会抚养费计算公式

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4. 抚养费工资标准怎么计算

那要看对方有没有工作。

如果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固定工作,抚养费为对方月工资的20%~30%,有两个以上孩子的不超过月工资的50%,抚养费包含医疗费生活费和教育费。如果孩子因为生病产生大额医疗费保留好相关的票据,可以要求对方承担一半。正常上学的学费保留好发票,也可以要求对方承担一半。但是课外辅导班的不可以。

如果对方没有工作孩子抚养费按照当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确定。

5. 抚养费计算公式怎么算

孩子归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应当支付孩子的部分或全部抚养费。抚养费用的多少与期限长短,由双方商定同意。只要双方自愿同意,就不存在违法的问题,达成签署协议则可执行。双方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判决。

由法院判决抚养费,法院会结合当地的生活水平、孩子成长的实际情况,原则上确保孩子的生活不能低于当地的生活水平。有固定收入,按照对方月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对方没有固定收入,按照当年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如果是多个孩子,抚养费会上调,但也是适可而止,不会超过对方月工资或固定收入的50%。

6. 被抚养人抚养费计算公式

1、有固定收入的

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判决,对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原则掌握在800~2000元/月。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对于高收入的

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

3、对于低收入的

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较多其他财产的,可不按上述比例而按上述幅度判决,以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如财产不多或无财产的,结合抚养人的抚养能力,可不按上述比例而低于上述幅度判决,以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4、对于无收入的

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如具有劳动能力的,原则上应支付子女抚养费,因抚养子女是父母的义务,不能因暂时无收入而免除其义务,应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5、对于子女患重病、出国读书(须经双方同意)等特殊情况,可超过上述幅度判决

7. 十级伤残被抚养人抚养费计算公式

我就当LZ说的是道交事故评了十级伤残来回答吧。 你可以申请被扶养人生活费,是否能获得赔付就是另一码事了,可能性比较小。因为被扶养人生活费是以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来作为赔付依据的。例如颜面部疤痕、八颗牙齿脱落这类伤情,也是十级伤残,但是对劳动能力可以说几乎没有影响,申请被扶养人生活费基本上都不会赔偿的。 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鉴定是在能鉴定工伤的鉴定所里做。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又有法院直接依据伤残等级来计算的,我接触到的案件中,通常是在六级以上伤残的案件中,法院会考虑判决赔付被扶养人生活费。也有极少数案例里,法官在六级以下的伤残案件中判决了被扶养人生活费,甚至10级也判了。这种就呵呵了,基本上都会打到中院二审或者调解,把这部分钱给抹掉。。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