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南京的社保公积金多少,南京市公积金多少

2024-02-16 08:38:15

1. 南京市公积金多少

没什么对不对,看单位怎么交啦,正常是6%到12%,好单位都是12,月薪9000就应该1080 自己和单位都交,你的月薪9000应该不是基本工资,应该是所有的,不过  公积金用的着有用,用不着的话,个人一个月还得交1000多 一年也得10000多,各有利弊吧

2. 南京市公积金多少可以贷款

公积金贷款:要满足近期连续交满六个月没断过,而且假如你没有提取过、没有贷过,则:

1.可以贷你公积金账户余额的20倍。

2.假如你没结婚,或者虽然你结婚,但你配偶没有公积金,那你最多可以贷款30万

3.假如结婚了,你配偶也有公积金且连续交满六个月,则最多可以贷款50万。

有些地方有优惠政策,像我们这边针对首套房、公积金没断过、取过、贷过,不管你公积金里有多少钱,一个人最少可以贷18万,两个人最少可以贷30万。当然,具体贷多少还要依据你们当地公积金政策。

3. 南京住房公积金多少

南京市公积金目前的缴费基数最少为2020元,最低比例是5%。

4. 南京市公积金多少能贷50万

答正常情况每人可贷款3O万元,你交的是最低所以你不可能贷到30万,估计可贷2O万左右。

5. 南京市公积金多少能贷款

公积金5万最高贷款50万

6. 南京公积金一般多少

公积金6000元说明年收入税后20万以上,收入在南京算得上是中上等,能够基本满足家庭中的房贷车贷,子女上学,孝敬老人,人情世故,水电气和旅游等日常正常花费,但还算上很高的收入,只能算是满足家庭的基本开销,如果买一些高档用品及高消费这种收入还是不能满足的

7. 南京市公积金多少封顶

2021年度缴存基数为职工个人2020年月平均工资。

  上限:

  最高不超过市统计局公布的南京市2020年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的3倍(34500元)

  下限:

  最低不低于南京市2021年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注: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有待公布。

  温馨提醒:

  1.调整后的缴存基数从2021年7月1日开始执行,各单位在10月31日前完成基数调整工作。

  2.因特殊情况延迟调整的应从2021年7月开始补缴。

8. 南京市公积金 省公积金

省公积金和南京市公积金的区别:

1、省公积金是肯定能贷30万的,不用看每月缴存,但是拨款比较慢。

2、市公积金要根据每月缴存和贷款本人的年龄算出能贷多少,贷款最高额度30万,剩余部分,退休可取出。对于未来买房影响不大,只要按照正常贷款流程来就可以了,只是月缴存有差别。

9. 南京公积金最高标准是多少

2021年南京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标准如下:

  【南京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2021年度缴存基数为职工个人2020年月平均工资。

  上限:最高不超过市统计局公布的南京市2020年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的3倍(34500元);

  下限:最低不低于南京市2021年职工最低工资标准(2021年南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280元)。

  【南京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区间为5%—12%,由单位自主选择,同一单位只设一个缴存比例,职工个人缴存比例应与单位缴存比例一致,人力资源公司可以针对不同单位申请多比例缴存。

  自由职业者缴存比例等于本市规定的职工个人缴存比例加单位缴存比例。

10. 南京公积金一月多少钱

属于经济较好的发放水平。

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并由所在单位每月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乘以单位缴存比例。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按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不得低于本市政府公布的当年最低工资标准。

11. 南京市公积金多少时间可以提取

答:公积金3个月未缴满也可以提取。

       退出流程大致为:发起申请、提交信息、等待审核、退出成功。如果在公司工作,可以给单位出具公积金提取表。如果您辞职,请到公积金管理中心填写提款表并提交所需信息。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后会给您答复。如果审核成功,会把你申请提取的钱转到你的银行卡里面。

       提取公积金时,公积金账户默认每季度提取一次。个人每月最高提现2000元,每季度最高提现6000元。提款金额将在您指定的提款日期记入您的账户。如果余额不足,则提现失败,下个月继续提现。

      失业人员需携带离职协议书(扣公司印章)、离职证明(扣公司印章)、身份证复印件(扣公司印章)到您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取公积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想提取自己的公积金,必须满足相关的提取条件。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