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职工社保个人缴纳比例,职工社保缴纳的比例

2024-02-16 08:38:15

1. 职工社保缴纳的比例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公司交纳的社保如何计算?那么这个问题你问的主要是哪一方面呢?因为公司交纳的社保它只是交纳一部分,实际上我们个人还承担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公司所交纳的社保,虽然说交纳的这个费用比较高,比例可能也比较高,但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没有直接的一个关联因素的,为什么呢?因为公司所承担的社保费用它是直接进入到统筹账户当中去,而这个统筹账户并不作为我们个人计算养老金的一个条件,所以说与我们个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我们个人所承担的养老保险,那么我们都知道,每个月是按照8%的缴费比例来进行交费的,那么作为企业单位来讲,每个月所承担的缴费比例大概是20%,不过从今年5月份开始降低到16%,那么也是远远高于个人的一个交费标准,但是即便如此,实际上它的这个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的比例也是全额进入到统筹账户当中去,所以说与我们个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实际上单位所承担的这个养老保险的交费,通过自身所扣费的一个比例可以计算出来,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扣百分之八,比如说你一个月扣三百块钱,那么这300块钱就是8%,可能单位所对应的大概是扣600块钱,因为百分之八三百块钱,那么16%就是600块钱,就这样的一个缴费水平,但是我们去计算单位的一个缴费标准和缴费水平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2. 职工社保缴费比例

社保缴费是指参加各类社保保险并缴纳保费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特指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社保缴费分为两部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社保缴费是指参加各类社保保险并缴纳保费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特指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社保缴费分为两部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

  一、2021年1月1日起五险缴费标准(适用于上海户籍和外地城镇及农业户籍):4927*39.32%=1938元

序号 项目 缴费基数(4927-28017) 缴纳比例 合计

企业 个人

1 养老保险 4927 16% 8%

2 医疗保险(含生育) 10.5% 2% 12.5%

3 失业保险 0.5% 0.5% 1%

4 工伤保险 0.32% - 0.32%

5 残障金 1.5% - 1.5%

合计比例 28.82% 10.5% 43.5%

合计缴费 1420.3元 517.5元 1937.8元

3. 职工社保缴纳的比例8%依据

1.养老保险:公司缴20%,个人缴8%,2.失业保险:公司缴1.5%,个人缴0.5%,3.工伤保险:公司缴1.0%,个人不缴;4.生育保险:公司缴0.8%,个人不缴;5.医疗保险:公司缴1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4. 职工社保缴纳的比例有几档

公司帮个人缴纳的社保,一般都是一档。虽然公司给你选择的医疗保险是一档的话,这样是按照公司和个人上交的比例来进行缴纳的。

你一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是8%,医疗保险是2%。

这样公司不管是按着1~2~3档给你缴纳社保的话,每个月你的医保卡里都会有一定的余额,这个余额你是可以用于药店买药和门诊看病使用的,所以基本上企业给员工缴纳的医疗保险都是按着一道也就最低档进行缴纳的,那么如果是个人的话,你可以自由选择社保的缴费档次,你可以选择二档,也可以选择三档。但是企业只能选择一档。

5. 社保 缴纳 比例

一、2021年社保缴费是多少

个人缴纳社保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单位或社保平台代缴,二是以自由职业者身份交纳社会保险,具体如下:

1、对于有单位的企业职工:

根据月缴费金额=本人月缴费基数×缴费费率。月缴费基数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60%到300%五个缴费档次),各个地方社保政策略有差异,缴纳比例也略有不同,通常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28%,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最低为4.2%。

2、无单位的自由职业者:

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当地有差异),按一定比例交纳,各地规定不同,一般养老保险在18%-28%的比例缴费,医疗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费。

二、2021职工社保缴费标准表

社保缴纳基数一般是指当月的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各地普遍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社保缴费基数,工资平均数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过上限的按照上限计算。

一般来讲,投保人社保的缴费基数一般有最低档40%、一档60%、二档80%、三档100%、最高为300%等,具体缴纳档次跟个人职业和收入以及地区人均工资水平有关。

6. 职工社保缴存比例

社保分配比例对照表如下:

社保缴费比例表:1、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20%,个人缴费比例8%;2、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0%,个人缴费比例2%;3、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个人缴费比例0.5%;4、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个人缴费不缴费;5、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5%,个人缴费不缴费。

7. 职工社保缴纳的比例是怎样缴纳

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

1、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8%;

2、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

3、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60%,个人不缴;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

扩展资料

养老保险 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医疗保险 以北京市为例,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失业保险 单位1%,个人0。 2%; 工伤保险 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生育保险 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公积金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0%。

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8. 职工社保缴纳的比例怎么算

一、社保个人和公司缴费比例是多少?

1、养老保险:单位缴19%个人缴8%。领取养老保险待遇需两个条件:必须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及其以上。

2、医疗保险:单位缴6%个人缴2%。从参保缴费之日起,满6个月后才能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率分为0.6%—3.6%共8个档次,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单位所属行业特点核定费率。

4、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率为0.3%,如果男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妻子没有参保,在生育时也能享受一定的生育津贴。

5、失业保险:单位缴0.6%个人缴0.4%,失业保险必须在缴满一年后才能享受,一般为交一年领2个月,交2年领4个月,但享受的最高时限不能超过24个月。

二、社保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新的参统单位(指各类企业)单位缴费费率确定为10%,个人缴费费率确定为8%,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及以个人形式参保的其他各类人员,根据缴费年限实行的是差别费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劳动者,缴费基数在规定范围内可高可低,多交多受益。职工按月领取养老金必须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已经办理退休手续;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了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的缴费义务;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

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根据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2.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账户构成。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其中:单位按8%比例缴纳,个人缴纳2%。用人单位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这部分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住院和特殊慢性病门诊及抢救、急救。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符合规定的医疗费,其中个人也要按规定负担一定比例的费用。个人账户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符合规定的费用,个人账户资金用完或不足部分,由参保人员个人用现金支付,个人账户可以结转使用和依法继承。参保职工因病住院先自付住院起付额,再进入统筹基金和职工个人共付段。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及个人,必须同时参加大额医疗保险,并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额医疗保险费,才能享受医疗保险的相关待遇。

3.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和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物质帮助。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对于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工伤保险费的征收费率高于一般标准,一方面是为了保障这些行业的职工发生工伤时,工伤保险基金可以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另一方面,是通过高费率征收,使企业有风险意识,加强工伤预防工作使伤亡事故率降低。

职工上了工伤保险后,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另外,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参保职工的工伤医疗费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辅助器具等、工伤康复费、劳动能力鉴定费都应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4.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都应办理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是用于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其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无固定工资额的单位以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单位招用农牧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当前中国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的范围包括:在岗职工;停薪留职、请长假、外借外聘、内退等在册不在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其它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建立劳动关系的临时工和农村用工)。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失业职工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其次不是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还有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5.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针对生育行为的生理特点,根据法律规定,在职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者暂时中断工作、失去正常收入来源时,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物质帮助。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服务两项内容。生育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及其利息以及滞纳金组成。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及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都应该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出。

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统一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0.7%缴纳。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职工,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在6个月以上,并按时足额缴纳了生育保险费;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规定生育或流产的;在本市城镇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或经批准转入有产科医疗服务机构生产或流产的(包括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

9. 职工社保缴纳的比例是多少

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现行的广州市社保缴费比例是这样的:养老:内资企业12%个人8%工伤:企业0.5%个人0生育:企业0.85%个人0失业:企业2%个人1%医疗:企业8%5元个人2%关于缴费基数,假如工资是1200元,但不能低于广州是的最低缴费基数,也就是是最低缴费基数,广州市最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是:养老:元,其他四险:元(08年7月-09年6月)。为您查询而来的,具体要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因为这个比例也是不断的调整的。以上意见,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谢谢。
版权所有:医保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