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北省流动就业人员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新规定 据介绍,《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经办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已于9月1日起实施。该《规程》适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流动就业时跨制度、跨统筹地区转移接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业务经办。 根据《规程》,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可办理跨制度、跨统筹地区转移,参保人需要在转出地中止参保,及时参加转入地医保,随后在转出地办理转移申请。从转出到转入需45个工作日。 石市某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公司就有部分外地来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在退休后也多选择和子女待在一起,而这部分人群在石并不是少数,但却因为异地就医报销医药费手续复杂,需要每年在老家和石家庄之间往返数次,不仅折腾人也花了不少冤枉钱。
异地居住、异地工作、异地急诊、异地转诊导致了异地就医需求大。业内人士指出,破解异地就医的难题,首先要解决就医结算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已基本覆盖到12亿人,但很多流动人口工作地改变后医保不能转移接续。新政策出台后,相关地方和部门还将继续出台细化措施。 据介绍,我国目前实行城镇(城乡)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不同的保险制度。不同保险的报销目录、报销额度均有不同。我国各地医保政策是以本地经济水平为依据制定的,因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征缴比例不同,加之门诊特殊病种、医保药品、诊疗和服务设施等诸多不同,导致参保者享受的报销额度不同。 医疗费垫付压力大、报销周期长是导致异地就医难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在石市居住的一些外地老人说,平常一些小毛病直接去药房买点药,很少去医院看门诊,因为跨区域看门诊报销费用并不多,还颇费周折。一旦发生大病,多数费用由子女先行垫付,如果只靠自己那点退休金来垫付,正常的生活都会成问题。许多老人平日里经济并不宽裕,一旦身患重病,再遇到医保垫付加上医保报销迟缓的问题,很可能就会延误看病的最佳时机。 报销手续繁琐,主要是因为参保地与就医地实施的医保政策不同,这样难免会有部分医疗费超出参保地医保规定支付范围,最终只能由参保人员自己承担。有专家提出,这是一个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问题,如果全国实施“一卡通”,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参保人凭医保卡直接结算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真正实施起来涉及信息化建设、城乡统筹和地区统筹等方面,形成比较规范的体系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很多地区在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方面做了可喜的探索。目前在一些省(区、市)已实现了省(区、市)内的即时结算;一些省份之间也开展了跨省医疗费即时结算的协作。但是,医疗保险的结算并不是简单的现金交易,它还要对医疗服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防止骗保和滥用医疗服务。如果对目前的城镇(城乡)基本职工医保、城镇(城乡)基本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制度统一划归一个部门管理,以“三保合一”为契机,及时推进全国异地就医医疗费的即时结算工作,这样参保者会更方便,也可异地享有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