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答 >

专访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张玉海

2024-01-04 21:42
摘要:管好百姓的“救命钱”,我们责无旁贷

  管好百姓的“救命钱”,我们责无旁贷

  ———专访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张玉海

  张玉海:男,1955年出生,1971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曾任石家庄地区物价局副局长,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现为石家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主任。

  ■燕赵都市报:作为政府的“代理人”,10多亿元医保基金的“管家”,掌管着这么大盘子的资金,上对政府下对百姓,工作压力是不是特别大?

  ■张玉海: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是石家庄市区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支付和管理。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改革稳定发展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件大事、好事,也是难事。如何管理好医保基金,如何做到既满足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又确保基金收支平衡,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项难题。因此,在工作中会有一定的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石家庄市医疗保险改革从1997年6月启动,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一个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以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为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实现了基金收支平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燕赵都市报:2008年年初,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做出决定,对全国劳动保障系统2006年度至2007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单位进行表彰,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也在受表彰之列。就全国范围看,石家庄市医保覆盖面及管理水平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张玉海:2008年年初,石家庄市医保中心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劳动保障系统2006—2007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单位”称号。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鞭策。目前,石家庄市区有参保职工74万多人,参保居民20多万人,城镇职工的参保覆盖面和管理水平应该说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2006年1月,省委办公厅以《社会更加和谐的有力支撑》为题专门介绍了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的工作经验,省领导批示在全省推广。2006年3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我中心召开了由各地市医保部门参加的医保工作现场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不会停滞不前,还要进一步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燕赵都市报:成绩有目共睹,问题也存在。哪些问题是短时间内不好解决的?

  ■张玉海:医疗保险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实践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对“两定点”的监管、和“两定点”的结算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能解决的,而且老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考核和结算办法,使之更科学、更合理。

  ■燕赵都市报:查一下网上的信息,套取医保统筹基金的事件时有发生,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为什么屡禁不止?造成怎样的危害?

  ■张玉海:套取医保基金的问题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医疗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这种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事实。医疗保险基金是参保人员的“救命钱”,只有用到有病的人身上,才能真正起到统筹共济的作用,才能解决参保人员的后顾之忧。套取医保基金是一种恶劣的诈骗行为,严重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利益,造成了医保基金的流失,直接危害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燕赵都市报:有人认为,目前石家庄市医保的定点医疗机构过滥过多,集中到少数大医院又容易造成群众就医不便、失去平等竞争的公平。从实践看,您认为应掌握怎样的平衡?

  ■张玉海:石家庄市目前有定点医疗机构233家,定点药店272家。我市在2000年7月在全国率先放开了“两定点”参保职工可持病历本、IC卡到任何一家定点医院就医,也可到任何一家定点药店购药,大大方便了参保职工,受到参保职工的欢迎,但同时面对这么多的“两定点”单位,医保中心监管的难度确实很大。但减少医保定点,就会减少参保人员的自由选择度,造成参保人员就医不便。所以我们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坚持多一些医保定点。尽管如此,我们有决心有信心通过改进监管手段和办法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Tag标签:
更多
------分隔线----------------------------

"专访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张玉海"相关信息

更多"专访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张玉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