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探亲假: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可享受;
3. 年休假:累计工作1年以上不满10年的,可休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可休10天;满20年以上的可休15天。
《劳动法》依据: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劳动法规定的休息时间有哪些?
1. 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余下的为休息时间;
2. 至少保证每周休息1日。
《劳动法》依据: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无法安排休假的怎么计算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是日常工资的3倍,具体的计算方法为:
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为(365天-104天)÷12月=21.75天(104天是52个双休日),日工资=月薪÷21.75天,小时工资=日工资÷8小时。算出日薪与时薪后,再分别乘上3倍(法定节假日)或两倍(正常公休),就是当天应得的加班工资。
《劳动法》依据: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我国职工每年享受哪些休假呢?每年的休息时间有多少呢?劳动法对于休假和休息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的,具体的休假包括法定节假日、探亲假、年休假等;休息时间则还包括双休日等。下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劳动法关于休息和休假时间的规定。 相关阅读>>> 2017年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21.75天/月 2017年劳动法工作时间规定 2016年婚丧假最新规定?劳动法丧假如何规定 劳动法规定的休假时间有哪些? 1.法定节假日:元旦、清明、中秋、春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