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关系民生的医保改革问题,近日江门联合大粤网展开一项调查,针对涵盖所有类型的医疗保险业务展开讨论,被访者中六成以上均购买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调查显示,将近一半受访者更愿意去市级医院看病,但七成的门诊和三成的住院患者报销比例均不到10%,报销比例和范围也自然成为市民最为关心的医保改革内容。同时,因报销手续和流程繁杂,近三成人希望改善。 受访者中,七成门诊三成住院报销不超10% 调查显示,接近90%的受访者能在10公里范围内找到相应的医疗点,其中近20%的医疗点范围在1公里以内。但是,那些近距离的医疗点未必成为大多数人选择的热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称生病后会到市级医院看病,而选择乡村和镇医疗点的仅有20%。究其原因,过半受访者坦言是因为“医疗水平”,相对而言,距离近和价格低等惠民因素不是受访者首先考虑的。 调查显示,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的力度也是受访者们希望改善的,76.12%的门诊报销和30%的住院报销受访者表示,其报销比例均不到10%。 值得注意的是,与住院报销相比,门诊报销的比例明显偏低。调查显示,被访者中能报销一至三成的占比近10%,能报销五成以上的仅占比近6%。而在住院报销中,约17%的被访者表示能报销“一至三成”费用,有超过30%的人表示报销比例可达到五成及以上。 因此,医保改革中,受访者最关心“报销比例和范围”问题,占45.59%;药品和看病费用问题成为第二大关注热点,36.76%受访者选择。 医改并未明显减少开销 虽近年来江门市进行了医疗改革,2014年起调整城乡医保和职工医保报销上限分别为30万元和60万元,但不少受访者表示医保改革,并未从实质上明显减少医疗开销。近一半受访者反映,其每年用于药品和医疗服务的费用占据家庭收入的一至三成,而有超出40%的人每年缴纳的医保费用超过1000元。 虽有近40%的人认为报销比例得以提升,但仅有17.39%的人感觉到省了钱,近一半人认为费用反增不减,也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改革几乎没有带来实际支出的变化。 对于低收入家庭者而言,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现行的医保制度对其的帮助远远不够,并在未来建议增加对低收入家庭的政策优惠。 对于需要较多手续的报销流程系统,许多市民也希望改善。26.35%的被访者希望“简化需要的证明文件”;14 .86%的受访者希望开放窗口多一些;还有32.43%的受访者希望办理地址、时间、现场指示更明确。 [声音] 医生:基本都有医保,但仍有人看不起病 在某县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已有30年的周医生告诉记者,病人基本都有医保。“来10个病人,就有10个病人买了医保,国家有优惠政策。” 周医生表示,即便可以报销,现在在医院还是有不少看不起病的人。“大部分药物能报销,但还是有些药品不在报销范围之内;尤其是有的大病,手术费、药物费用那么贵,即便能报销,自己需要支付的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周医生还认为,医保改革倾向于向市民倾斜,忽略了医院的利益。“比如城乡住院医保定额偏低、后付费制度造成医疗机构资金运转困难等。”她建议,医保改革也需要考虑到院方和医生护士的利益。 [延伸] 医保改革是“两会”热点 近年来,对于医保方面的建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谓“轮番轰炸”。记者搜集近三年的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经初步统计,共有11个建议、6件提案涉及到医疗卫生改革和医保改革。 建议提案主要涉及到报销手续、门诊报销需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医院建设、医疗体制建设等问题。 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观点甚为契合,“缩短费用结算周期和时间,优化费用结算程序”、“加强社区医院的建设”、“门诊报销能否不制定医疗机构”成了江门代表、委员们呼吁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