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答 >

血友病患者面临便宜药断货困境

2024-01-04 21:43
摘要:血友病治疗方法是代替性治疗即输注凝血因子或血浆等,以防止或减少出血次数,阻止血友病关节等出血相关并发症的恶性循环。血凝因子类药物属于生物制品,仅有两年有效期,2010年以前,全国仅有3家生产血凝因子药物的公司。

  如果有药,他们就可以维持生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果没有,他们就变成关节随时出血的“玻璃人”,而且出现残障的几率相当高。一组数据显示,由于我国诊治水平低,血友病患者14岁以下50%出现残障,18岁以上90%出现残障。

  中国8万患者坚持治疗仅千余人

  南方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血友病中心负责人孙竞教授近日告诉南都,广东全省大约有4000名血友病患者,但迄今为止仅有600多人在广东省血友病病例登记中心注册。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很多医生不认识这种疾病,导致误诊和漏诊。

  血友病是种遗传性血液疾病。患者血液中缺乏血凝因子,或者血凝因子不起作用,导致在出血时无法止血。孙竞介绍说,血友病的全球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五到十,照此推算广东省约有血友病患者4000人。南方医院血友病中心患者中有近六成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目前中国血友病儿童的治疗现状不容乐观,中国目前大约有80000名血友病患者,但能坚持治疗的仅有千余人。68%-87%的儿童血友病患者有关节损伤,72%的血友病儿童不能完成日常生活和学习。一些血友病儿童还担心会受到社会的歧视。但事实上,血友病不会传染,他们跟普通人一样。

  国家实行血友病登记信息管理制度后,各省根据患者登记数量,可以向国家申请到更多的凝血因子类药物,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

  有药买不起

  可是药品却往往供不应求。按照国际血友病联盟的数据,中国年需凝血因子13亿单位。而即使在血液制品生产高峰期的2004年,国内Ⅷ因子年产不过4000万至6000万单位。

Tag标签:
更多
------分隔线----------------------------

"血友病患者面临便宜药断货困境"相关信息

更多"血友病患者面临便宜药断货困境"文章: